距离2011年6月7日的高考还有最后的一个月,随着高考脚步的越来越近,考生们都已进入最后的备战阶段。在这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考生们应怎样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家长们又如何助家中的考生一臂之力?
语文:注意保温训练 每周1套试题
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教师樊春喜认为,最后一个月,考生应注意保温训练,增强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每周做一至两套试题练习,对于自己薄弱的部分,应适当加大训练。
他说,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对于字音、字义的巩固,应遵循“记特殊,不记一般”的原则,多看看做过的试卷,关注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的字、统读字,关注近义词、容易用错的成语等,进行重点识记。
文言文阅读常常被学生认为是高考难点,对于这部分的复习,他认为重在“静读”、“揣摩”、“联系”、“比较”,切忌心浮气躁,望文生义。近几年来选文多出自《史记》、《汉书》等经典史书,可重温《鸿门宴》、《廉蔺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经典文言文,准确掌握文下注释相关内容。
“作文题方面,一定要做到充实严谨,切忌凭空而谈。”樊春喜说,写作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要求内容充实,材料的选择上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文章还必须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关注时政、辩证思考和真情实感将是得分重点。良好的作文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但是最后一阶段,多看新闻,观察生活,将有助于在高考获得巧胜。在做模拟题训练时,作文题不应跳过,而应写一个简单的提纲,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数学:考练结合找到自己的做题节奏
在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科组长刘仲雄看来,最后一个月的复习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异常重要,可分为两个阶段。最后一个月的前三周为一个阶段,刘老师建议需要考练结合,他要求考生至少3天内集中某一个时段限时完成一套试题,在做题中把握好自己的做题节奏,并有意识地针对每一类题型,归纳形成系统的解题方法,从而提升考试的状态。而在训练的题目上,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制定不同的重点,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将重点放在最后三道大题上,而程度稍差的学生则应将重点放在前三道大题上,前三道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稳定在三角、概率与统计以及立体几何上,在这三方面下功夫还是能够收获不少。
“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重点在于提高考生的应试状态。”刘老师说,考生应该针对考试的具体时间段来调整作息时间,尤其是数学考试,安排在下午3点到5点进行,这个月内学生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在这个时段做题,让自己的兴奋点与高考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
最后一周或者一周半为冲刺复习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的复习与前段时间不太相同,尤其在做题方面,刘老师表示,已无必要做大量的题了,只需将过去做过的试卷翻出来,逐一浏览,特别是看到做错的题目时,可进一步地归纳这些常犯的错误。
英语:背诵经典句子提升作文水平
深圳中学高三英语科组长王卫华老师表示,前段时间大容量、高强度的训练,考生的视线往往停留在中上档难题上,然而,这些中上档的难题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30%,基本知识的考题占了多数,因此在考前一个月,考生要调整重心,尽快恢复平视的心境,而有效的方法是回梳知识点。3500个词汇、语法和句法等逐一梳理,尽可能不放过盲点和疏漏。
王卫华老师说,在确保基本知识点不疏漏之后,最后一个月还是有增长点可挖掘的,尤其是在作文部分。英语的高考作文分为两篇,小作文和大作文,加起来一共有40分之多,占总分135分的30%左右。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考生有必要强化语料的运用,包括高频句型、主题句还有一些上层次的经典句等,提升语言层次和文章结构。王老师建议,可适当地增加背诵环节,背诵一些正确且地道的句子以及话题出现频率高且贴近生活的语料,最后一个月通过背诵经典句子和语料,能够帮助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王老师说,最后一个月,考生的主体能力已经基本定型,这时的复习没必要集中于高强度和高难度的训练,但并不意味着无需动笔做题。保持一定量(尤其是阅读和完形填空)的训练有利于保持考生的状态,而且这段时间的做题必须限时完成,且不需一味追求正确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梳理解题的思路和手感。王老师建议,最后一个月每天确保做一篇的完形填空以及3至4篇的阅读理解。
最后,王老师建议考生们反思高三以来自己最常范的错误,通过自查错误的轨迹来告别易错点,确保常犯的错误在高考时不再出现,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综合:“整合”复习最关键
最后一个月是综合科学习的黄金时期,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文科综合学科负责人汤洋认为,这一阶段,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转移到对各科知识的整合复习上,而不应拘泥于具体知识的消化上,并辅之于部分精选的范题训练。
汤洋说,考生首先要研读考纲,理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和考核内容。在最后阶段,务必做到消除知识盲点,精细地掌握考试内容。同时,精做考试大纲的题型示例。题型示例,作为例题的地位,不仅说明它具有标志性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命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体现。掌握了它,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一方面也便于摆脱题海的纠缠。
他认为,综合科的学习与其他科目不同,更强调的是对各科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对于各个具体的知识点不会考得很难。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统领全局,构建和加强知识框架。同时,综合学科的考试也存在知识点位多与考试题覆盖面少的矛盾。这时,只有建立更加强大的知识结构才能在应试时解决好这个矛盾。换一句话说,这30天的时间里,建立或者是加强知识框架的重要性高于具体知识的复习与练习。
最后,考生也应有意识地关注时事热点,文科综合类考生多关注如改革、民生、科学发展、建党、建国、工业化、农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状元”家长:越靠近考试应让孩子越放轻松
作为去年全省理综最高分张莹的妈妈,李杏灵女士告诉记者,去年临近高考时,她经常跟女儿说的不是学习,而是尽量地放轻松。尤其是在学校的时候,李女士总是在电话里叮嘱女儿不要长时间呆在课室里,应该利用课间好好放松。而当女儿回到家中,在自己房间内每复习一两个小时,她都会主动地让女儿出来透透气。越是靠近考试,越是应提醒孩子放松。
跟许多住宿的学生一样,在学校住宿的张莹也是一周才回家一次。“在家的时候,我们的饭菜也会丰盛些,但基本上以清淡为主。”李女士说,在她印象当中,女儿在家的时候,鱼是经常做的一道菜,也会经常炖汤给女儿喝。此外,每个周末李女士都必须给女儿准备好6个苹果,让女儿带回学校,每天吃上一个。
心理专家:保持原有习惯 适当运动减压
失眠、焦虑、情绪波动大……这些是高考前夕学生们常有的心理状态。如何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将负面的心理情绪降到最低?深圳市教科院心理专家、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英建议,家长应抱平常心去面对高考,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以免给孩子带来紧张情绪,学生应通过运动、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平稳情绪。
王秋英说,高考前夕,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状态主要有3类:怀疑、惶恐和惧怕。怀疑是长时间努力学习到一个阶段后,成绩无法再突破,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惶恐是不自觉地和身边的同学比较,比如看到别人做题快、复习时间长等,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形成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带来内心的惶恐不安;惧怕是成天杞人忧天地担心考前出现意外,或者考砸了怎么办。
针对这些症状,她建议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做一些放松训练,通过运动、聊天等方式来平稳情绪,心情沮丧时多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此外,考前一个月,学生应有意识地调整生物钟,尽量让自己的作息习惯与高考时间保持一致,以利于考试的发挥。
她认为,家长在调节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考前夕,往往是家长比孩子更紧张,虽然他们在口头上对孩子说:“不用紧张,只要尽力就行”,但行动上却无时无刻不表现出自己的重视。有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在家时蹑手蹑脚,跟孩子说话时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这些刻意的行为都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高考跟平日保持一致,不要让孩子感觉有异样。
上一篇:深圳2011新建公办普高学位6500个
下一篇:深圳南山区开通高考考生心理热线
声明:城市学校网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