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区:龙华区
学校性质:公办
餐食情况:配餐
邮编:518131
学校类别:小学
招生方式:统一招生
上级主管部门:龙华区教育局
监督电话:0755-28133198
联系电话:0755-28133198
一、学校概况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原深圳市龙华区上芬小学)创办于1976年,更名于2020年。位于民治街道龙塘社区,临近深圳北站,是深圳市龙华区一所具有40多年历史的公办小学。学校自1987年以来,先后经历4次较大规模的改造,2017年原校区因地铁6号线建设而拆除,并搬迁至位于民治街道腾龙路东侧与简上路南侧交界处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24612.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519.76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60人,教学班53个,学生2638人。
学校立足“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与未来对话的智慧”的办学理念,以“全人发展 胜任未来”为办学目标,以“积极、赋能,创造未来”为学校发展,以“连接、对话,面向未来”为教师发展,以“生长、创新,拥抱未来”为学生发展,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未来小公民。
二、发展优势
(一)文化积淀深厚
学校创办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前,属于原特区外的原村办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任校长十分重视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以人文理解教师,以制度规范教师,以文化引领教师,形成了“严谨、敬业、博学、儒雅”的教风。同时,积极营造励志向上的育人文化场,逐渐形成浓郁的书香校园,喷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学校荣获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广东省水墨国画和摄影特色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成员校”“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圳市书香校园”“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深圳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等殊荣。
(二)师资队伍强劲
学校教师队伍经过四十多年建设,目前已经逐渐稳定,智慧型教师团队逐渐形成,有省、市、区各级名师30人次。语文科组为深圳市优秀科组,语文、数学科组为龙华区示范教研组。学校教师在2015年龙华新区卓越课堂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在2016年深圳市、龙华区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有11个学科进入龙华区的决赛,5个学科入围深圳市比赛。2015年,学校有4名教师获评为深圳市第四批名师,有6名教师获评为龙华区首届名师,名师比例在龙华区名列前茅。2017年在龙华区教师技能大赛中,10个学科进总决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2018年龙华区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大满贯,9个学科全部晋级总决赛,4个学科代表龙华区参加市级比赛。2018年学校4位老师获评龙华区名师称号,承办区级公开课。2020年龙华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暨班主任大赛,荣获一等奖9人次,位居前列。2020年15位老师获评龙华区第三批名师培养对象。
(三)教育特色凸显
近十年来,学校“智能机器人”实践室高级班学生先后在深圳市、广东省比赛中多次夺冠,并夺得“中国第十二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金牌。学校先后荣获“深圳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深圳市第二批智慧校园示范校”“深圳市首批创客实践室”“深圳市足球特色学校” “龙华区首批课程改革特色学校”“龙华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除此之外,学校还是跨学科教育的积极推行者,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有未来特色的主题化跨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教学模式。
三、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小学致力从区隔时空走向互联时空,从同一时空走向个性时空,从单一时空走向多元时空。为打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生态,努力探索新的学校样态。
(一)空间布局
以“学”为中心,实现公共空间与个性化空间的统筹, 并以动手实践体验和操作为主。学校不仅仅是校园,也是家园,是“图书馆里的学校”“运动与休闲中心”“交流与研究中心”“万物互联资源中心”。
学校打造体验型空间,构建贴近真实情景的学习空间,助力学生合作性和创造性学习,生态广场、学习广场、阅读广场、“未来科学家”、未来城市馆、艺术空间、电子云展屏、智慧教室电子交互系统等一场围绕智能化、数字化展开的 “教育革命”在校园里悄然发生。
(二)课程再造
学校立足“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与未来对话的智慧”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未来小公民。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构建 “@未来小公民”三级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未来+”课程和领导力课程等作为载体,达到培养孩子“超越当下的自我”、“成就未来的自己”和 “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一级:通过 “主题+”课程 (大概念、大观念、大任务群的学习)、“学科+”课程,来优质落实国家课程,达到教育面向全体儿童,从而达到“超越当下的自我”的目的。 第二级:面向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成就每一个儿童的理想梦想,以“职业生涯体验课程”为载体,构建“未来+”课程,强调“五育融合”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从“未来职业体验”走向“未来职业创想”,创造性地去 “成就未来的自己”。第三级:培养孩子们的使命担当、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指向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基础课程和 “未来+”课程的实施中,培养学生拥有在未来发展中所必备的六种能力: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领导力、变革力和全球胜任力,使他们具备 “创造美好的未来”的能力。
(三)学习场景
通过对课程进行深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预学+合作探学+拓展研学”的全员参与的课堂学习形态;其次设计不断探索的学习方式, “PBL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STEM学习”让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探究世界;“游戏化学习”以更灵活有趣的方式激活学生,让学生在思考、沟通、实践中展开学习,思维课堂、在线学习、分层教学、主题教学等,让个性化个自定进度学习、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终身和自驱动的学习相结合,让更多精彩的课堂逐一呈现。
(四)评价方式
建立教育大脑,探索基于学习过程数据和学校管理数据的精准治理模式。通过采集各个方面的运行大数据,精准掌握学校运行的状态,通过人工智能诊断分析后进行精准施策。建立'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未来教育水平。围绕精准学习、精准教学和精准管理的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从智能教学环境、云端大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方面建设、改进、完善现代化校园。充分依托国家和地方云平台,汇聚优质资源,建立满足学校教育需要的教育资源和工具软件;通过融合创新实践,逐步建立校本生成性资源,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干预、可自愈的现代化校园教育生态体系。
(五)组织架构与社会连接
学校致力于变成一个学习型社区,更多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一是开放,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优化办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民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三是扁平化,更好地通过职能划分和机构重组,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职能相对独立,精简管理层级,加强机构之间与机构内部的协调。
●项目名称:书杂费
●收费标准:
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1.资助申请条件:(1)深圳市低收入(含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或者深圳市残疾学生,或者深圳市孤儿,或者深圳市烈士子女;(2)具深圳市正式学籍并按国家规定学制修读的在校学生,且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
2.资助申请流程:注册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生生活补助、特困学生服费资助);由市、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发布。
3.资助申请材料:(1)申请表;(2)困难证明(含残疾、孤儿、烈士子女等);(3)学生本人、监护人(家长)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 ;(4)户口簿(复印户口簿首页、学生名字页);(5)银行卡复印件(复印件上注明开户人姓名、账号、开户银行及支行,)。(以上材料请按顺序,一个学生装订好一小本在规定日期内提交给学校(大队部办公室)。
4.资助联系方式:0755-2813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