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深圳一职迎来新校长,部署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5年2月17日,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深圳一职”)迎来新任校长肖盛生。肖盛生曾任深圳市教育局职业与终身教育处副处长,此次履新后迅速投入工作,于春季学期开学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三种劲头”理念——蛇行千里的韧劲、不懈追求的钻劲、鹰击长空的拼劲,强调抓住职业教育黄金发展期,推进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终期验收、“3+4”中本衔接申报及职教园新校区建设等20项年度任务。
肖盛生指出,深圳职业教育需破解中职定位不清、专业同质化等难题,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中高职与本科层次教育协同发展。此前,深圳已提出至2025年培育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的目标,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教育公平性。
科技创新赋能教育:罗湖区完成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
2月16日,罗湖区宣布在政务与教育领域完成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构建全市首批多AI智能体平台。在教育领域,罗湖整合六大行业领先模型,形成覆盖教学全场景的AI服务矩阵:
教学支持:生成教学设计案例超1.2亿字量,通过展示思维推理过程培养教师严谨性;
个性化学习:为学生定制学习方案,并为家长搭建科学教育沟通桥梁;
管理优化:利用NLP算法归集20万条民生数据,实现热点预测与风险预警8。
这一创新标志着深圳教育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为“学有优教”注入新动能。
基础教育建设提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落成
2月12日,由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共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正式启用。该校位于福田区梅林街道,占地2.74万平方米,办学规模36班,提供1800个学位,主打“院士班”等特色项目,并与港中深合作开展“诺奖实验室”研学、大学先修课程等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10。
学校采用“聘任制”管理模式,聘请院士、科学家组成导师团队,并构建“三级课程谱系”,涵盖STEAM、国际课程(如新加坡2+1、DSE课程)及社会研学项目,致力于打造“人文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型学校。
社区教育服务升级:福城街道启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站
2月16日,龙华区福城街道丹湖社区启用首个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站。该站设早期教育科普展、亲子活动空间等功能区,旨在帮助家庭掌握科学育儿理念,构建社区育儿服务体系。此举响应了深圳市推动教育公平的总体战略,尤其在原特区外教育资源薄弱区域补足短板。
开学季筹备就绪:中小学新学期平稳启航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校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于2月13日开学。各校严格落实“禁止假期补课”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时间39周,高中41周。罗湖区等通过AI技术优化校园管理,如智能分拨系统提升行政效率,为开学季提供技术保障578。
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
近期深圳教育领域动作频出,从职业教育改革、AI技术赋能到基础教育扩容,体现了“创新”与“均衡”双线并进的思路。未来,随着集团化办学覆盖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AI深度融入教学场景,深圳“学有优教”的目标将进一步实现,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深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