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标点符号用法表
附表2:古诗词目
附表1: 标点符号用法表
附表2: 古诗词目录
附表2:古诗词目
附表1: 标点符号用法表
名称 | 符号 | 用 法 | 举 例 |
句号 | 。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问号 | ? |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反问、设问句。 | 1、 1、你游览过长城吗? 2、你们不是要卖十三块吗? |
叹号 | ! |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用于感叹句、祈使句。 | 1、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2、你给我滚出去! |
顿号 | 、 |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 西红柿、茄子、南瓜都是蔬菜。 |
逗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分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问间的停顿。 |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
冒号 | : | 1、用来提示下文。 | 是有人偷了它们罢:哪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
2、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 妈妈说:“应该起床了。” | ||
引号 | “” | 1、表示引用的部分。 |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
2、表示反问或否定的意思。 |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
3、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线路。 | ||
破折号 | —— | 1、表示解释说明。 |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27年4月28日。 |
2、表示语音停顿。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
3、表示意思转折或递进。 |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 ||
书名号 | 《》 | 表示文章、书籍、报刊、文件等名称。 | 《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
省略号 | ……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 平顶的白色楼,一座挨着一座,门窗上装饰着漂亮的短皱帘……古城民居的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附表2: 古诗词目录
类 别 | 诗题、作者及朝代 | |
写景类 | 春 |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忆江南》【唐】(白居易) 《春夜喜雨》【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咏柳》【唐】(贺知章) |
夏 |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 |
秋 | 《望洞庭》【唐】(刘禹锡) 《枫桥夜泊》【唐】(张继) | |
冬 | 《江雪》(柳宗元) | |
其它景物类 |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绝句》【唐】(杜甫) 《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渔歌子》(张志和) | |
思乡类 |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静夜思》(李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
借物喻人 | 《黑 梅》【明】(王冕) 《竹石》【清】郑燮 《石灰吟》【明】(于谦) 《梅花》(王安石) | |
爱国类 | 《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 |
边塞风光 | 《凉州词》(王之涣) 《出塞》(王昌龄) | |
亲情类 |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游子吟》【唐】孟郊 | |
友情类 |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唐】(高适)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
其它类别 | 《长歌行》【汉乐府】《登鹳雀楼》(王之涣)《题西林壁》(苏轼) 《卜算子咏梅》、《菩萨蛮大柏地》、《长征》(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