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儿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儿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洌,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无。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儿说,“她扛了锄头,那锄头比她还高;她说阳光很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她得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地头,她带了满满一壶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她回来后还得做饭,她坐在很高的凳子上往锅里贴玉米饼,她说她太累了,站不住;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她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儿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儿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模摸男孩儿青色的脑壳。男孩儿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娘了,不要我了……”
男孩儿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儿:“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儿仰起脑袋:“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儿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胆战心惊……”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儿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儿:“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儿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儿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儿,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
们,就像家。”男孩儿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儿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儿,为男孩儿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儿。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儿,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被亲情感动而幡然醒悟的男子形象。
B.“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思念,也传递了一种信念,“娘”相信丈夫终有一天会堂堂正正地回家。
C.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清新朴实又富有诗情画意,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深沉蕴藉,结局具有“含泪的微笑”式的艺术魅力。
D.小说中的“三碗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清洌、甘甜的井水象征着亲情的滋润,一次次带给男子身心的舒适,消除他心内的烦躁、恐惧与孤独。
E.小说的人物对话非常重要,男人与男孩的对话将一个女人的辛苦人生和美好心灵展现出来,而环境描写的前后照应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题目“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含义?(6分)
(3)小说在结尾才暗示男人就是男孩儿的父亲,请找出前文相关伏笔。(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男人,还是未曾露面的“娘”?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乡情里的“精神家传”
任玉梅
2013年1月27日,初冬的下午,阳光和煦。邓小宙站在安顺市一中“羲之图书楼”前,面对父亲当年捐建的“邓廷琮·张友杰图书馆”,百感交集。中午,邓小宙刚去祖坟上拜祭了爷爷和父亲。这样的拜祭,是他每年必须进行的一种“仪式”,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告诉天上的亲人,自己一定会将家族的教育慈善事业延续下去。
邓小宙的爷爷邓羲之,是清末民初安顺富甲一方的知名士绅。他看重文教,乐善好施,曾大力资助并参与编纂《续修安顺府志》;作为安顺救济院院长,他收养了很多孤儿并教他们谋生的技艺;他创办了老家大用镇最早的新式初、高两级学堂以及普定县建国中学,并为安顺县立中学(今安顺市一中)捐建“羲之图书楼”。
邓小宙的父亲邓廷琮,早年因战乱流落香港,靠着勤俭诚实和比别人更能吃苦的精神创办了自己的国际航空货运公司。功成名就后,邓廷琮没有忘记家族传统。2000年,他出资500万港币在香港注册成立邓廷琮教育基金会,每年资助100名黔籍贫困大学生。2001年,他回到阔别53年的家乡,看到安顺教育相对落后,便捐建了四所希望小学;他还捐资250万元为母校安顺市一中重建“羲之图书楼”,每年为学校30名贫困高中生提供助学金。在父亲的带动下,邓小宙和哥哥邓小宇也先后在老家大用镇捐建两所希望小学。“父亲一直认为教育对国家很重要,是立国之本!”邓小宙说。
2008年,邓廷琮去世后,悲痛万分的邓小宙在整理父亲的电脑资料时,发现父亲在生命最后两年写下的文章《没有虚度的一生》以及很多受资助学生寄来的照片和信。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悲哀的故事。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他们说自己在最绝望无助时遇上基金会,才有机会继续念书,改变一生。更有一些学生说自己已经工作了,虽然工资不高,但希望每个月捐一点钱给基金会,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就像基金会当年帮助他们一样!这一切,都让邓小宙更加理解了父亲为何乐于伸出双手,帮助别人。此后,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出任邓廷琮教育基金会主席。
担心自己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和工作,却继承不了他对基金会的那份感情和热爱,邓小宙倾尽全力推动基金会发展。在他的呼吁和募集下,4年后,基金会的基金增至1500万港元,资助对象也从安顺扩展到贵阳、铜仁、毕节、黔东南等地。邓小宙还将父亲生前以个人名义资助的高中生,正式纳入基金会的资助对象,并将基金会每年资助的人数从100名增加到140名,资助领域从教育扩展到医疗。截至目前,基金会已累计捐款1100万元,捐建多所学校、图书楼,资助1500余名贫困学生。现在,很多受资助的学生都已毕业,开始走入社会,服务国家。这让邓小宙很欣慰,他感到自己“终于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父亲一生都在不停地付出,从不问收获,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教会了我怎样拥有一个丰富的、没有虚度的人生,让我明白什么是心灵的快乐。”邓小宙说。
2008年,邓小宙被推选为香港贵州联谊会会长。之前,他的父亲曾连续三届担任联谊会会长,为黔港交流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联谊会创办之初,邓廷琮便把自己在海景中心大厦办公楼的第8层让出一半,以每年1元港币的租金提供给联谊会办公。后来,邓小宙把联谊会搬到了条件更好的九龙油麻地砵兰街,依然拿出自家办公楼的半层楼,年租金同样只象征性地收取1元港币。在这“1元港币”中,邓家父子以相同的方式传承着对家乡的爱。这种爱,在香港贵州联谊会无所不在——2008年贵州凝冻,联谊会向家乡捐劝港币30多万元;2010年贵州大旱,又捐了37万余元港币……截至目前,联谊会已累计为贵州捐款数千万元港币。与此同时,联谊会还向老乡和会员们提供新移民辅导、职业介绍、医疗优惠、法律咨询、旅游优惠、访老探病、扶贫济困等各种帮助。
这些帮助,用邓小宙的话来说,都是“联谊会应该为会员做的”,“我们并不要求会员能为联谊会做什么,而是要求联谊会能为会员做些什么。希望联谊会能成为会员们在香港的家,一个充满乡情、关怀和爱心的家,能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归宿感的家。”
有人问他什么是慈善,邓小宙说“慈善就像一颗种子,可以长出一棵树。有了这棵树,又可以长出更多的树。慈善就是能带给别人更多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能带给别人更多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选自2013年第6期《当代贵州》,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为富甲一方的知名士绅,邓羲之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乐善好施,他资助并参与编撰府志,创办学校,捐赠图书楼,收养孤儿并对之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
B.在父亲的带动下,邓小宙先后在老家大用镇捐建两所希望小学,他认为教育对国家很重要,是立国之本,因此将学生作为邓廷琮教育基金会的指定捐助对象。
C.父亲帮助过的学生工作后表示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捐一些给基金会,自己接任邓廷琮教育基金会主席后所帮助的学生也开始服务国家,这些让邓小宙感到欣慰。
D.文章开头的景色描写既是实写冬日暖阳,也为全文奠定了充满温情的感情基调,与祭拜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这种“仪式”的本质在于继承。
E.文章详述了邓小宙在父亲公益事业基础上的开拓之举,资助方式改变,资助人数增加,资助领域扩大,帮扶项目增多,充分表现了慈善在传承中壮大的主题。
(2)邓小宙继承的“精神家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3)文章多次提及邓小宙父亲邓廷琮的言行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文章中提到邓廷琮的一篇文章《没有虚度的一生》,你认为用这个标题取代“乡情里的‘精神家传’”做这篇传记的标题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