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5分)
②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①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①稜稜(l†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2)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
(5)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3分)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17.即将举行的青岛世园会,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理念, 请根据右图,说明此次世园会吉祥物“青青”形象设计的寓意。(4分)
1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3年调查发现,我国18至70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新华书店每天人头攒动,年轻人几乎没有人不读舒婷、北岛和顾城。对于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观点。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5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旅行的欲望
(德)赫尔曼 &黑塞
①时值隆冬。天空不是飘雪,就是刮燥热的风;忽而冰封大地,忽而遍地泥泞。田间的路无法行走了。我和邻居的地方已经隔绝。在寒冷的清晨,湖面上升腾着白色烟雾,湖水四周结出一圈光洁易碎的薄冰。可是,待到燥热的风一吹,湖水便又翻起深色波浪,顿时活跃起来;对着东方,它又会像在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变得蔚蓝蔚蓝的。
②我坐在暖烘烘的书斋里,读并非必需读的书,写并非必需写的文章,进行并非必需的思考。不过,总得有人阅读年复一年创作和出版的作品。只因无人想读,所以我就读。我这样做,半是出于兴趣和友情,半是为了使自己在读者和书堆之间充当评论者和替罪羊的角色。实际上,许多书写的很好,充满智慧,值得一读。尽管如此,我也会怪自己多此一举,觉得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完全是错误的。
③我常常去卧室呆一会儿。那儿的墙上挂着一张很大的意大利地图。我的眼光贪婪地扫视波河和亚平宁山脉,穿过托斯卡纳的绿色山谷,掠过黄色的海滩和蓝色的海湾,斜扫西西里岛,最后迷失了方向,眼光一闪,落在科孚岛上,到了希腊。啊,这许多许多的地方彼此离得多么近啊!人们很快就可以到处游逛一遍。我兴奋地吹着口哨,回到书斋,读并非必需读的书,写并非必需写的文章,进行并非必需的思考。
④去年,我旅行六个月,前年旅行五个月。其实,这对一个一家之父、园丁和乡下人来说够多了。前不久,我在旅途中病倒在异国他乡,动了手术,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回到家里,我觉得应该是——虽不能说是永远,但可以说很长时期内——安静下来,享受家庭生活之乐的时候了。可是,身体还在日渐消瘦,疲劳尚未消除,我与书打交道和写作,还没有几个星期,心又开始动了。有一天,太阳似乎又充满青春活力,把灿烂的光芒洒在公路上;一只深黑色小船,扬起雪白的大帆,荡漾在湖水上。我不由得想到人生的短暂。突然间,一切决心、愿望和认识又统统化为乌有,惟一留下的是强烈的无法满足的旅行欲望。
⑤啊,真正的旅行欲望不是别的,它无异于这样的危险欲望:无畏地思索,彻底让世界翻过来,对所有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出回答。它靠计划、靠书本不会得到满足。它要求的东西更多,它要求付出的代价更大,它需要呕心沥血才能满足。
⑥燥热的西风掠过深色湖水,吹过我窗前。它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然而却带着激情呼啸而过。它不断消耗自己,它不能抑制,无法满足。真正的旅行欲望,任何认识与经历都满足不了的求知欲望和体验欲望,亦是如此不能抑制,无法满足。这种欲望远比我们强大,远比任何锁链坚实。它控制了谁,它就想一再要求谁作出牺牲。不是有人疯狂追逐金钱,追逐异性喜欢,追逐达官贵人宠信,竟然发展到敢冒最大风险和不惜自我毁灭的地步吗?
⑦现在,我们怀有旅行欲望的人,追求的是:了解和亲眼看看母亲大地,和她融为一体,全部拥有渴望拥有的,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也许我们的这种追求和激情,与赌徒、奸商以及到处钻营者的追求没有多大区别和好不了多少。但是,面对黄昏,我觉得我们的追求较之他们的追求更美好,更有价值。
⑧每当大地呼唤我们,每当回归之路招呼我们漫游者回家,每当床榻示意我们不知疲倦的人休息,我总觉得,一天的结束绝对不意味着告别和畏惧屈从,而是让人怀着感激之情,贪婪地品味最深的体验。我们对大地无处不感到好奇:南美洲,未发现的南海海湾,地球的南北极,还有风,江河,闪电,山崩。然而,我们对死,对最后和最勇敢地经历的死,更是感到无限好奇。因为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认识和经历中,惟独我们乐意为之奉献出生命的认识和经历才是理应获得和令人满意的。
(选自《文苑》2013年第5期)
19.文章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中②③两段为何都写到“读并非必需读的书,写并非必需写的文章,进行并非必需的思考”?(4分)
21.请分析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①有一天,太阳似乎又充满青春活力,把灿烂的光芒洒在公路上。
②它要求的东西更多,它要求付出的代价更大,它需要呕心沥血才能满足。
22.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旅行的欲望”?请简要回答。(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都去哪儿?”面对央视记者的提问,路人给出了各种回答:
“以前总感觉自己年龄还不大,孩子高中开学那天,忽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时间都去哪了?应该都在回忆里吧。如果能重新来过的话,我还是想再上一遍大学。”
“时间过得真快,早上和太阳赛跑,晚上数着星星回家,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以后,我还希望自己能这样干下去,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我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不再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再为去哪里玩纠结,不再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挥霍,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
……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上一篇:山东省济宁市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