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年高考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dí dí zhé dī;C项hé hài hái gāi; C项jiàn zhǎn jiān jiàn; D项 shào qiào shào xiè。
2.【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开展”与“数值”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的杂糅:D项,并列不当,“食品”应删除。
3.【答案示例】难道我们在敬老上,要输给外国人吗?
【解析】根据最后两句中的“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这两名少年身上却荡然无存”和“韩剧中子女对长辈的尊敬,却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推知结论“难道我们在敬老上,要输给外国人吗?”(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⑴漫画中有个男子,他左手托着只鸟笼,右手比划看手势,嘴里发出乐音,鸟笼里却是只纸折的鸟。在他身后,是许多被砍剩下的树桩。⑵滥砍滥伐将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人们若不珍惜大自然,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
【解析】⑴描述画面的内容的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对此漫画的描述要注意以下要点说:男子、鸟笼、纸鸟、逗鸟、树桩。⑵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此幅漫画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5.C(【解析】没:“湮没”或“废止”。)
6.A(【解析】①是范公奏议的内容;④简单陈述了皇上对一些情况的理解;⑥是有关范公从政方面的介绍。)
7.C(【解析】“奏议时既不曲意奉承也不盲目反对的人只有范公”的表述错,原文说的是“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苟止”,可见“不曲从苟止”是当时谏官的共同品质。)
8. ①至于是与非,赐予或剥夺,完全通过大家讨论来决定。(3分,“予夺”“归”“自用”各1分。)
②因此在这时,皇上常常把政事委托给七八个大臣,朝政却没有什么大的缺失,(3分,“故”“委”“阙失”,各1分。)
③凡是和范公一起肩负议论政事的职责的人,后来大多做了大官,而他却过早的去世了。(4分,“凡” “同时”“言责”“卒”各一1分。)
【参考译文】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贯之的奏议,共有若干篇,他的儿子范世京将其整理成十卷,嘱托我为他作序。
大约从至和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范公时常担任谏官的职务。上至天子大臣,下到下属的官员,内至后宫嫔妃,外到边远四方的隐蔽之处,一旦有什么善恶得失,关乎国家的政治,范公无不极尽所能反复地向皇上陈述己见。有时矫正皇上的欲望;有时切磋治国之策;有时辨别忠良与奸佞,以确定是录用还是罢免。奏章有一次两次或达到十多次上奏的,事情有隐秘之处就单独谏奏,有时召集谏官、御史一同商量,自由地抒发己见。仁宗时常虚心采纳他的建议,并因此改变原来的命令,对于兴举、废除之事加以变更,快的马上照办,慢的超过一个月或或规定的时间,有的直到事情过后,但他的建议最终都还是被采用了。在这时,仁宗在位已经很多年了,对人事的真假与群臣是否有才能十分熟悉,正用仁义、宽厚、清静的方式使百姓休养生息,至于是与非,赐予或剥夺,完全通过大家讨论来决定,而不自作主张。他所提拔的以进谏为自己职责的人,像范公这样的,全是当时的优秀人才。范公与同时代的名士也都高兴讲出自己的真实意见,既不曲意奉承,也不盲目反对。所以天下的情况通过他们都能使皇上听到,而违背理义的事情时常得不到实行。至于诡诈放纵的事情,敢于做它的人,也总是失败和后悔。因此在这时,皇上常常把政事委托给七八个大臣,朝政却没有什么大的缺失,群臣遵守法律,恪尽职守,天下太平。
顺应民心而不刚愎自用,这就是天啊。仁宗皇帝之所以能仁义得像天一样,以至于在位四十多年,能够承传先皇创立的太平基业,就是因为这个罢了。后世的人如果得到范公留下来的文章,评说那个时代,看到上下之间如此相辅相成,一定会思绪萦回,感念仰慕,发出不可企及的感叹,然后知道那样的时代很难再遇到了。那么,范公的谏言不被堙没,哪里只是表现他的志向,更是用来表明先帝天边的功德啊!
范公为人温和善良,仁慈忠恕,处理政事宽厚平易,爱惜民众。等到身在朝廷,言辞端正,态度严正,是他人赶不上的。凡是和范公一起肩负议论政事的职责的人,后来大多做了大官,而他却过早的去世了。
范公名师道,他的世系相承的先后、籍贯、历任官职、具体事迹,写在当今资政殿学士赵抃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
9. (1)【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描绘了秦川沃野千里渭水东流如白练的锦山秀水的美丽画面(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和诗歌画面的描绘,难度较低。
(2)【参考答案】“岭花”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断肠枝,而作者却说它断肠,此是“无理”,而“岭花断肠”只是因为作者是个断肠人,深刻地传达作者对失官还乡时的郁结。
【解析】赏析本题,只要找出本句的“无理”在何处,妙在何处即可。“无理”一般指不合自然规律,“妙”一般指传达情感。
(3)【参考答案】乐景衬哀情,首句描写锦山秀水的美丽图景与下文断肠人的悲伤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景结情,尾句“岭花断肠”含蓄隽永。
【解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多钟,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情景分写等等,需要联系诗歌写景句逐句分析。
【赏析】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
此为缘景遣怀诗。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荡气回肠,原因在诗人惯用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面而来,结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莫来好”三字,这三字导入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美感。在特定的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
10.(1)士贰其行
(2)猿鸣三声泪沾裳
(3)恐美人之迟暮
(4)山川相缪
(5)弃掷逦迤
(6)浑欲不胜簪
(7)学然后知不足
(8)文章合为时而著
11. 【参考答案】作者用多个疑问写出对于“家是什么的”给自己的困惑,(2分)为下文带着这些困惑出门做铺垫,同时也呼应文章结尾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等多方面来考虑。
12. 【参考答案】由高到低,先写天空再写湖上(2分),连用比喻,把月亮比作铁饼、护心镜;把树影比作岛屿(2分),生动形象了写出的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色皎洁的特点(1分),语言优美(1分)。
【解题思路】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以及整个语言的风格角度思考。文段中涉及到比喻修辞格。可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组织答案。
13. 【参考答案】家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只是没有用心发现而已,以至于苦苦地寻找。(2分)也许在某一天不经意的一瞬间,我们就会突然发现家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2分)
【解题思路】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结句,要综合全文问答,“他”是指家。联系辛弃疾词句的意思不难得出答案。
14. 【参考答案】将没有“开化”之先的人们的固定的家和现在渔民移动的家进行对照,表达了固守家园的人对于家的情感——安逸、苦恼;即将离家的人表达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迷惘之情。已经离家的人趁中秋之夜表达着对于家乡的思念的悲伤之情:家即使是负担,我们也无法割舍。(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为探究题,要紧紧联系内容进行探究,情思即情感和思考,挖掘每一段的哲理句,总结句。
15.【参考答案】①直接原因:不如意的人发了脾气。对于现状有危险,会促成社会的变动。而大人物则不希望变动,一变动,自己的生活就会改恶。②根本原因:大人物如照自己的主观要求,以不变应万变,很容易就变成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解题思路】找准答案有效区域。根据第三段开头“但,大人物在现制度下,应该是属于如意的一方面,为什么也发脾气呢?”可知此题答案在此句话的后面,分层后加以概括即可。
16.【参考答案】一那些大人物身份是君主时就向臣仆发脾气,同等,一旦易位便反过来,他可以接受上司的发脾气,(3分)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君与臣、官与民关系的本质矛盾。(3分)
【解题思路】“句不离段”“瞻前顾后”,根据画线句子的前句“自己成了帝王就要发帝王脾气;没有成为帝王,就忍受别人的帝王脾气”可知,大人物对身份的界限拿捏得非常到位。
17.【参考答案】①对比论证,如文章第二段把生活如意者与不如意者的人进行对比纵向对比,文章最后一段把大人物是臣仆接受别人发脾气和是君王时发别人脾气的横向对比一对矛盾体后,便列举发脾气的各种人等层层递进,形象鲜活②例证,如,第2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证明“生活上既大不如意,有发泄的机会就发泄,是不足为奇的”的观点。
【解题思路】本文逻辑严谨,文字生动,从第二段到结束处处对比法,反衬法,例证法,层层递进,形象鲜活。所以很容易找出实例。
18.【立意探索】对于材料作文题,最关键的要根据材料中心确定文章的立意。此段材料可以通过抓关键句法审题立意。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语段的开头写父亲设法让这个失败的商人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接着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他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就是对前两句话的补述,不难发现,整个材料的中心就在此句。由此可知,材料告诫人们要但你无路可走的时候要学会变通。确实,在人生路上,前进需要勇气,也需要变通,而变通则需要智慧。当我们在原来的道路上不能前进的时候,学会正视现实,做一些必要的改变,环顾左右,就会发现无数条路,条条都是全新的路,这些路最终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立意为:(1)为人处世要学会变通;(2)另辟捷径,走出新路;(3)面对困难,再找出路(4)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境界全新(5)学会变通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6)打破常规,换位思考……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积极肯干,善于变通。
19.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
20.文学批评
21.文章样式多样,没有一个人能写出各种文章,而人善于自见其长,而不善于自见其短,从而互相轻视。
【参考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22. A、E(B项应为“衰败的过程”。C哈姆雷特是被毒剑刺中而身亡。D“工业革命”应为“教育革命”。)
23.(1)【答案示例】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曹操派蒋干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蔡瑁和张允。//苦肉计:黄盖当面顶撞周瑜遭杖责,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黄盖诈降曹操,趁机火烧曹军。//连环计:曹军不习水战,庞统给曹操献计让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表面上是为了解决曹军晕船问题,实际上为日后火攻曹军做准备。
(2)【答案示例】①葛朗台看到查理送给女儿的金梳妆匣,立刻眼睛发亮,身子一纵,向梳妆匣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熟睡的婴儿”。②教士来给他作临终法事的时候,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
24. 【答案示例】让每个来到世上的人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25. 【答案示例】①教育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②教育影响着亿万个家庭;③教育影响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每点2分)
26. 【答案示例】 ①具有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的精神氛围;②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生命更有尊严;③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每点2分)
上一篇:浙江省2014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六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年3月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研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