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初三试卷 - 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网页版

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网页版

所属栏目: 初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网页版,初中,初三下,语文,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2014年,武汉市试卷
摘 要: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桑梓愧怍(zuò)荒谬吹毛求疵(cī)b.浩瀚冗杂(rǒng)水渍阿谀奉承(ē)c......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答案】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难度】中

【解析】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卑、固、宜)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1)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句中“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是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圆满 。这句话体现的诗人的人生态度是豁达。

【答案】(1)壮心不已

2)增益其所不能

3)抽刀断水水更流

4)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圆满 豁达

【难度】中

【解析】古文默写沿袭往年的考察方式。前三题是直接默写考察,第四题是考察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第一题去年考察过(烈士暮年),今年再次考察,这提醒我们,重点篇目一定要熟诵,历年真题要多研习。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

一张安稳的睡床 

秦珍子

    ①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霜降过后的某个中午,在北京城铁知春路站附近小路边,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路沿两侧。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乍一看,仿佛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

    ②然而当你悄悄走近,你会听到匀净的呼吸和轻微的鼻鼾。她身上,还穿着附近餐馆的白色工作服。他手边,还放着隔壁工地的黄色安全帽。劳作了整个上午,他们在北方深秋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刻,疲惫睡去。

    ③与路人偶然见到的这个场景相似,近日,一组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引起热议。这组照片被命名为“中国睡美人”,发布照片的网站编辑写道:“中国正试图通过辛勤工作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只是有的时候,他们似乎需要休息一下。”

    ④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水果贩子睡在堆积如山的柚子里,菜农在冬瓜垒成的“墙”边小憩,修路工人在冰冷的铁轨旁小憩,而一位养鸭人则直接睡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他“站岗”。 

    ⑤有的人看完了或许会发笑,为那些奇异的卧榻和古怪的睡姿;有的人却泛起一阵心酸,为那些暴露在烈日下、浸透在汗水中的睡眠;更多的人则会油然而生感动;这些疲惫的人,正欲乘上一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梦想而去,不知停歇。

    ⑥事实上,早在2002年到2009年,德国人贝尔恩德·哈格曼就曾拍过“睡觉的中国人”。在华工作的七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他把镜头对准保安、司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为他们“每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干劲而激动。

    ⑦当人们惊叹于中国高速的发展变化时,那些随意发生在街道边、小摊上、板车里的梦境被轻易地遗忘了。它们本该是构成这个国家宏大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它们的主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造梦者”。

    ⑧然而许多时候,这些人因为疲劳,来不及找个安稳的睡床,就已沉沉睡去。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打呼噜,即使睡眠条件再恶劣。在他看来,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睡,人们都一样。况且,照片中随意睡着的人不是无家可归、无榻可栖者,而是醒来就要马上投入工作的劳动者。他甚至欣赏这一点,认为“处事灵活”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

    ⑨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灵活”。如果睡觉不再是必需品,而只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这群人中会有多少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那些古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全部辛劳。

    ⑩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砖块、水泥、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往只能是仰望着,而非分享着。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着,这充满尊严。然而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为他们遮挡阳光,却难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严。 

    11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浓烟的列车。

    12这些疲惫的身躯仅仅需要在这趟列车上拥有一张安静的卧榻——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休憩,让漂流者梦见未来。

(选自《新华文摘》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3.文章开头写道:“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从“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来看,本文所写的“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4分)

【答案】因为工作极度疲劳而露天睡觉。 

【难度】中

【解析】本题属于含义理解类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含义理解A和分析概括能力B。此题比较简单。


14.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深的同情,结合句中加点字部分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分)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

【难度】中

【答案】用“冒着浓烟的列车”比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列车“远去”而劳动者还在原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普通劳动者虽然付出了艰辛劳动却未能分享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依然处境艰难,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学生的语句赏析能力,属于评价鉴赏C。只要结合文章整体内容,弄清“列车”的深层含义,就能答出正确答案。


15.文中写道:“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为什么普通劳动者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体面?请依据文本内容分条概括。(6分)

【答案】(1)他们承受着繁重的劳动,人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睡,况且他们醒来马上就要投入工作,这也是他们处事灵活的体现,没有什么不体面。

2)他们在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没有什么不体面。

3)他们在辛苦劳动后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只能如此,没有什么不体面。

【难度】中

【解析】本题属于文章的整体感知类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和分析概括能力。考查学生的含义理解A和分析概括能力B


1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一张安稳的睡床”为题表达了什么愿望。(4分)

【答案】作者希望能让普通劳动者更多地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他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难度】难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章的主旨,建议结合作者写作的材料来分析此题。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2014年4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中国首部《中国网民阅读大数据》,以大量数据解读网民阅读习惯,剖析网民阅读趋势。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有了联系实际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大家决定开展以“网民的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第一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网民阅读有的是为了消遣娱乐,有的是为了提升学业成绩,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同学们希望对此做深入的了解,你觉得他们可以确定一个什么研究方向?(2分)

【答案】网民阅读的目的(动机)。

【难度】易

【解析】要求学生回答具体的研究方向,也就是对题干中网民不同阅读原因的总结,即“网民阅读的目的”。


18.下面图表是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对此图表作仔细分析,就1039岁不同年龄段网民搜索书籍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分条表述,两条即可。(4分)

【答案】(11039岁网民搜索书籍的种类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递增。(或“1039岁网民搜索书籍的种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丰富。”“1039岁网民搜索书籍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

21039岁网民随着年龄的增长,搜索书籍的种类由学习方面逐渐转向工作生活方面。

31039岁网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搜索书籍时越来越重视生活方面。

【难度】中

【解析】要求学生观察图表中不同年龄段网民搜索书籍数量和种类的差别,考察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20.《中国网民阅读大数据》显示去年武汉地区畅销书排位第一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小叶很想读这本书,就请好朋友小燕周末陪她一起到书店去买一本。小燕想到目前网络购书非常方便,节约时间,节约精力,而且还比较实惠。于是向小叶建议:“_________________。”小叶听完后说:“好主意,就这么办!”(2分)

【答案】我们不用专门去书店,到网上买吧。这样节约时间,节约精力,还比较实惠。听我的,没错!

【难度】易

【解析】首先答案要包含题干中“节约时间,节约精力”、“还比较实惠”两个理由;其次要结合语境要求,语气要真诚友好。


七、作文(50分)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

【难度】中

【解析】建议学生以记叙文为承载,写真情实感之余夹杂议论,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把心中所想融入笔下故事,深入浅出,方能成就优秀作文。



上一篇: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