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学会北京人的思考方式,才算真正能读懂“北京滋味”了。
2.从第①段来看,侯仁之教授讲的是一门什么课程?(2分)
答:
历史地理学3.从第④至第⑦段看,北京人说话有些什么特点?(3分)
答:
好用“儿化韵”和“双声叠韵”——有京腔京韵,(1分)好说反话——富表演性,机智幽默,夸饰自嘲,(1分)好说“话又说回来”——好恭维别人,细密周全客气,多换一个角度思考。(1分)(二)地铁客的风格
毕淑敏
挤车可见风格。陌生人与陌生人亲密接触,好像丰收的一颗葡萄与另一颗葡萄,彼此挤得有些变形。也似一个民族刺出的一滴血,可验出一个民族的习惯。
那一年刚到日本,出行某地,正是清晨,地铁站里无声地拥挤着。大和民族有一种喑哑的习惯,嘴巴钳得紧紧,绝不轻易流露哀喜。地铁开过来了,从窗户看过去,厢内全是黄皮肤,如等待化成纸浆的芦苇垛,僵立着,纹丝不动。我们因集体行动,怕大家无法同入一节车厢,走散了添麻烦,显出难色。巴望着下列车会松些,等了一辆又一辆。翻译急了,告知日本地铁就是这种挤法,再等下去,必全体迟到。大伙说就算我们想上,也上不去啊。翻译说,一定上得去的,只要你想上。有专门的“推手”,会负责把人群压入车门。于是在他的率领下,破釜沉舟地挤车。嘿,真叫翻译说着了,当我们像一个肿瘤,凸鼓在车厢门口之时,突觉后背有强大的助力涌来,猛地把我们抵入门内。真想回过头去看看这些职业推手如何操作,并致敬意。可惜人头相撞,颈子根本打不了弯。
肉躯是很有弹性的物件,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车厢,呼啦啦一下又顶进若干人。地铁中灯光明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观察周围的脸庞,让我有一种惊骇之感。日本人如同干旱了整个夏秋的土地,板结着,默不作声。躯体被夹得扁扁,神色依然平静,对极端的拥挤毫无抱怨神色,坚忍着。我终于对他们享誉世界的团队精神,有了更贴近的了解。那是在强大的外力之下,凝固成铁板一块。个体消失了,只剩下凌驾其上的森冷意志。
真正的苦难才开始。一路直着脖子仰着脸,以便把喘出的热气流尽量吹向天花板,别喷入旁人鼻孔。下车时没有了职业推手的协助,抽身无望。车厢内层层叠叠如同页岩,嵌顿着。众人分散在几站才下了车,拢在一起。从此我一想到东京的地铁,汗就立即从全身透出。
美国芝加哥的地铁,有一种重浊冰凉的味道,到处延展着赤裸裸的钢铁,没有丝毫柔情和装饰,仿佛生怕人忘了这是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
又是上班时间。一辆地铁开过来了,看窗口,先是很乐观,厢内相当空旷,甚至可以说疏可走马,必能松松快快地上车了。可是,且慢,厢门口怎么那样挤?想来这些人是要在此站下车的,怕出入不方便,所以早早聚在出口吧。待车停稳,才发现那些人根本没有下车的打算,个个如金发秦叔宝,扼守门口,绝不闪让。车下的人也都心领神会地退避着,乖乖缩在一旁,并不硬闯。我拉着美国翻译就想窜入,她说再等一辆吧。
眼看着能上去的车,就这样懒散地开走了,真让人于心不忍。且如是者三。我说,上吧。翻译说,你硬挤,就干涉了他人的空间。正说着,一位硕大身膀的黑人妇女,冲着门口的阻挠挺了上去,侧身一扛就撞到中部敞亮地域,朝窗外等车者肆意微笑,甚是欢快。我说,你看你看,人家这般就上去了。翻译说,你看你看,多少人在侧目而视。我这才注意到,周围的人们,无论车上的和车下的,都是满脸的不屑,好似在说,请看这个女人,多么没有教养啊!
我不解,明明挤一挤就可以上去的,为何如此?翻译说,美国的习俗就是这样。对于势力范围格外看重,我的就是我的,神圣不可侵犯。来的早,站在门口,这就是我的辖地。我愿意让出来,是我的自由。我不愿让,你就没有权力穿越……
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似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我们没有职业推手,
是不幸也是幸事。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如果太挤了,政府就会修建更多的交通设施,想更人道的主意,而不是把人压榨成渣滓。
会不会挤车,是北京人地道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单单挤得上去,不是本事。上去了,要能给后面的人也闪出空隙,与人为善才是正宗。只有民工才大包小包地挤在门口处。他们是胆怯和谦和的,守门不是什么领地占有欲,而是初来乍到,心中无底,怕自己下不去车。他们毫无怨言地任凭人流的撞击,顽强地为自己保有一点安全感。在城里呆久了,他们就老练起来,一上车就机灵地往里走,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着:劳驾借光……车厢内膛相对松快,真是利人利己。北京的地铁客在拥挤中,被人挤了撞了,都当作寻常事,自认倒霉,并不剑拔弩张。比如脚被人踩了,上等的反应是幽默一把,说一句:“对不起,我硌着您的脚了。”中等的也许说:“倒是当心点啊,我这脚是肉长的,您以为是不锈钢的吧?”即便是下等的反响,也不过是嘟囔一句:“坐没坐过车啊,悠着点,我这踝子骨没准折了,你就得陪我上医院CT去!”之后一瘸一拐地独自下车了。
人与人的界限这个东西,不可太清,水至清则无鱼,到了冷漠的边缘。当然也不可太近,没有了界限也就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独立。适当的“度”,是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
还是喜欢中庸平和之道。将来有了环球地铁,该推行的可能正是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4. 请分别概括东京地铁客和芝加哥地铁客的风格。(4分)
答:
东京地铁客:习惯喑哑、不流露哀喜、平静坚韧、重视团队芝加哥地铁客:坚守势力范围、崇尚自由、重视自我、不容侵犯5. 作者列举了北京地铁客被踩脚后的三种反应,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从语言表达及化解矛盾效果的角度进行评析。(2分)
答:
上等反应:运用反语,轻松幽默又委婉地提醒了踩脚者。语言得体,态度温和,能有效地缓和气氛,解决矛盾。中等反应:运用夸张、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而又幽默地表达了被踩的不满之请,“您”这一敬称的运用,也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下等反应:运用感叹句,表达出了被踩之后的强烈不满,暗含讽刺、追责之意,容易激起对方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化解矛盾。6. 作者推崇的“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实质?你赞赏这种精神实质吗?请简述理由。(5分)
答:
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庸平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实质。示例一:赞赏,因为中庸平和讲究团结和谐,既能让人与人之间不会过于冷漠,又不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个性。中庸平和的精神实质还能让日渐浮躁的我们学会温良谦让,共创和谐美好的社会。示例二:不赞赏,因为中庸平和会使中华民族缺失了张扬的精神,让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敢坚持自己的原则,只会盲目随大流,使人变得圆滑处事、明哲保身、懦弱自私,也不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写作(50分)
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0分)
题目一:2015年12月28日上午,实验中学初三某班举行了一次以“欢乐读书会”为主题的阅读推介活动。活动主要由班内同学推荐读过的名篇佳作,要求阐述推荐理由,同时分享自己的读后心得。活动十分成功。作为这个班的通讯员,请你为校报写一则消息,报道你们班这次活动的情况。(消息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一般包含“六要素”,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
要求:(1)自拟标题并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曲圣”关汉卿骑着侧倾疾驰的摩托,欧阳修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上网,大词人辛弃疾举着双手摆出“V”字造型 ……这一幅幅涂鸦就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本上。其实,课本涂鸦并非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许都做过类似的事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学生,他们一致的观点是“好玩”,“有时上课觉得无聊,又不能随便说话,就在书上涂涂画画打发时间。”但教师们大都不赞成学生在课本上涂鸦,认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必须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表现。请你就“课本涂鸦”现象发表简要评论。
要求:(1)态度鲜明,言之成理,条理清楚。
(2)字数在120—150之间。
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化。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北京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北京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600—8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④不得抄袭《地铁客的风格》一文的内容。
题目二:思想、感情、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
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600—8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小作文
我不赞成课本涂鸦的做法。首先,随意改变古人的形象,这种行为是对历史名人、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其次,上课时在课本上涂涂抹抹,显然违反了课堂常规。身为学生,就应该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尊重老师,不能以“无聊”“好玩儿”为借口,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自己的个性爱好应该在合适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去表现。
我认为出现课本涂鸦这种现象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大肆渲染。其实,课本涂鸦并非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许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它是这个特定年龄段的学生表达自己、娱乐他人的一种方式,其中可能不乏创意和奇思妙想。学生需要的是理解、宽容、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抨击。
评分说明:态度鲜明1分,结合内容说明理由7分,语言表达2分
大作文
我为北京点赞
北京,是半城宫墙半城树的静美,是海纳百川心怀万物的包容,是以身奉献不求回报的厚德,是千百年来都城文化最美的绽放。我为北京点赞,为北京的文化点赞。
心有容,天地宽
一条北京城内随处可见的窄巷里,你斜跨在自行车上,与一辆小轿车对峙着。原本漆黑缎面般光亮的车身上橫躺的一道细长的疤痕仿佛在时刻提醒你刚刚在与车擦肩时闯下了怎样的祸事。车窗被摇下来,探出一个青年人的脑袋,你眼睑低垂,几乎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因为你已经可以想象到迎接你的将是怎样一顿劈头盖脸。可他只是柔和地看了你一眼,似是安慰你一般爽快一笑,语气中有着完全超出你意料的豁达:“小姑娘,没事,别担心,下次小心点就是了。这也得怪我,明知这巷子这么窄,一辆车过去都费劲,就应该再往边上蹭蹭。”一瞬间,你被他笑容中传来的名为“包容”的能量击中。那条巷子很窄很窄,但是北京人的心却可以很宽很宽。这样的话语与笑容在一个个老庭院和小巷口厮磨,这是北京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
德泽厚,奉为先
雨突然落下来,搅得路上的行人一阵惊慌,急忙前去避雨,他却不为所动,仍立在那里,举着一面小旗,发出一次又一次精准的口令,身上鲜黄色的制服和斑白的头发宣示着他的身份——一位老年交通管理志愿者。你站在他身边,几番犹豫,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来:“老人家,现在雨下得这么急,怎么不先避避呢?”他几乎微不可察地笑了笑,先挥动了几下有些陈旧的小旗,叮嘱在十字路口堆积的行人几句“注意安全”,又目送他们安全离去,才转过头来耐心地回答你:“本来雨天就路滑,我就更得盯紧点,我多叨念几句,他们就会更安全几分。虽然我只是一个志愿者,但是我总想着,能为别人多做点,就多做点。”你被他话中的理所当然折服,这是一种怎样的无私奉献!北京城内有成千上万抹像这位老人一样的鲜黄,他们又构成了一道怎样壮丽的风景线!
北京的文化就这样渗透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落,每一个北京人的心中,它是包容,是厚德,是每一个用来形容最美好的事物的词汇,它在每一分每一秒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我为北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