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同,孩子更是如此。但是,每个孩子都难免因做错事或被人误解而受到批评,不少家长发现,要让孩子真正接受批评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孩子都不能正确地面对批评,有些惯受表扬的孩子,一旦被批评后就一蹶不振,烦闷或绝望,而那些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人喜欢自己,有的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正确地对待批评呢?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接受批评,主要是自尊心在作怪。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成人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父母不应当着外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老师的批评或表扬就是他们高兴或烦恼的指挥棒,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小学生最高兴的事,而一旦受到老师批评,就会伤心难过,情绪低落。面对批评,有的孩子会进行争辩、对抗或是死不认账;有的会满肚子不高兴,生好几天闷气;有的则可能毫不在乎,不把批评当回事。实际上,这三种态度都是没有真正接受批评的表现。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说的就是批评听起来不令人高兴,不容易让人接受,但它能帮我们改正缺点,避免犯更多的错,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为了使孩子正确地对待批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讲究技巧和方法。
首先,出发点要端正。家长应从爱护和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批评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带着厌恶、嫌弃的态度去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应心平气和,而不是粗声粗气,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在批评孩子时,最好采取一对一、谈心的形式,绝对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进行,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另外,家长还应注意,批评孩子应就事论事,不要翻老账。在日常教育中,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当孩子受到批评之后,引导孩子冷静地想一想,是自己做错了事情还是被误解了。如果是自己做错了事,应该勇于承认错误,诚恳地接受批评,并及时加以改正,这样才能及时取得进步。有时孩子可能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由于误会,莫名其妙地受到批评,他们会感到特别委屈和难受。如考试时有同学要抄他的答案,正好在孩子回头告诉他“不行”时被老师看见了,认为孩子作弊,孩子因此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考试也没考好。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怎么办?是与孩子一起生气、伤心吗?当然不行。作为家长,应引导孩子大胆地、心平气和地把事情原委讲清楚,排除消极情绪的影响。
孩子在批评面前应采取什么正确的态度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说是最好的概括。家长应让孩子认识到,批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处,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找到纠正的方法,防止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让孩子学会喜欢自己、接纳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受了一点批评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此没脸见人了。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与孩子一起看电视、电影等方式,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从不犯错的人,但不要因一时受到批评而把自己看得过低而接纳一切批评,不要因此沮丧绝望,要看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在成长过程中,人人都会因犯了错误而受到批评,这是成长的代价,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就像一剂苦药,伴随着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