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后汉书·鲍昱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23分,考试时间30分钟!
*试题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学们及时观察做题结果!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
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 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着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着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 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
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除子德为郎。
建初元年,大旱,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大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着,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
四年,代牟融为太尉。
六年,薨,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在职九年,征拜大司农,卒于官。
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举孝廉,辟公府,连征不至,卒于家。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
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 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着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着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 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
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除子德为郎。
建初元年,大旱,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大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着,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
四年,代牟融为太尉。
六年,薨,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在职九年,征拜大司农,卒于官。
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举孝廉,辟公府,连征不至,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参考译文
鲍昱字文泉。他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诲与学识,在东平教书。建武初年,太行山中有强悍的贼寇横行,太守戴涉听说鲍昱是鲍永的儿子,有智慧与谋略,(戴涉)便亲自登门拜访,请他代理高都县县长。鲍昱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讨伐土匪,杀匪首,使道路得以开通,并由此出名。后来担任沘阳长,施行仁政,境内安定。
荆州刺史上表奏明他的政绩,他再次被提拔,中元元年升任司隶校尉。皇帝下诏派鲍昱去晋封胡人,使之降汉。光武帝派小黄门问鲍昱是否感到奇怪?鲍昱答道:“我听说按照旧例,通官文书不注明持文书官员的姓氏,何况这次是军用文书,我奇怪派司隶校尉传送文书而且还注明姓氏。”光武帝回复说:“我特意想让天下人知道忠臣的儿子也担任司隶了。”鲍昱在职期间,奉公守法,有其父之风范。永平五年,因救火迟缓而获罪,被免去官职。
后来被授予汝南太守一职。汝南郡丘陵河湖较多,辖区池塘年年被冲决毁坏,耗费钱财三干多万。鲍昱于是在上游修建水闸与石砌渠道,水量充足,可灌溉更多农田,人民生活因此富足。
永平十七年,鲍昱代替王敏任司徒,皇帝赐给他金钱布帛、器具和帷帐,并让他的儿子鲍德担任郎官。
建初元年,大旱,粮价很贵。肃宗召见鲍昱问他:“旱灾已经那么严重,怎样才能消除灾祸的影响?”鲍昱答道:“我听说圣人治理国家,也需三年方能成功。现在陛下才即位不久,政绩尚未显示,如果施政有不当,怎么能达到成功呢?不过,我先前在汝南时,处理楚王谋反一事,受牵连的有千余人,恐怕也有处理不当。先帝的诏书说,大狱一起,受冤屈的人在一半以上。那些被判流放罪的人与亲人分离,死后成为孤魂,无人祭祀。一人谋反,使王政受损害。皇上应让迁徙的人及其亲属还乡,废除禁锢的法令,使人口丁零的家族再兴盛起来,延续下去,死者生者都各得其所。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社会的安定祥和。”肃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建初四年,代替牟融担任太尉。
建初六年去世,终年七十多岁。
鲍昱的儿子鲍德,在注重培养自身德操名节方面有名气。多次升迁至南阳太守。当时各地闹灾荒,只有南阳丰收。人们爱戴他,称他为神父。当时郡县学校已荒废很久,鲍德便修建校舍,准备俎豆黻冕等器具服饰,行跪拜礼,吹奏乐曲请教师到校。(鲍德)诚挚款待国中老者,宴饮诸多儒士,看到的百姓,无不受劝勉而乐于遵从教化。任职九年后升任大司农,死在任上。
鲍德的儿子鲍昂,字叔雅,有孝顺的名节。当初,鲍德患病多年,鲍昂在其身边服侍,日夜不解衣带;后来居丧,毁损身体,守孝三年,以至于扶靠着才能行走。三年服满,便隐居在墓旁,不过问时政。以孝廉名义被推举,却避开公府,接连几次征召都不去,最后死在家中。
- 1.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坐救火迟,免 坐:因……获罪
- B: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 穰:庄稼丰收
- C:备俎豆黻冕 俎:祭器
- D:辟公府,连征不至 辟:通“避”,躲避
- 答案为:D
注:辟:征召 - 2. 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本题分数:3分)
- A: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B:荆州刺史表上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C: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D:毁瘠三年,抱负乃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答案为:C
注:C 介词,因为;A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助词,不译;B第三人称代词,他/助词,不译;D副词,才/副词,竟然 -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 B: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 C: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 D: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 答案为:B
- 4. 下列语句中均能直接表现鲍氏一族“仁爱百姓”美德的一组是
①诛其渠帅,道路开通 ②政化仁爱,境内清净 ③ 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④旱既大甚,将何以消复灾眚?⑤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⑥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 (本题分数:3分) -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②④⑤
- 答案为:B
注:①体现鲍昱军事才能④肃宗召问鲍昱的话⑥间接表现 -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鲍昱不断升迁,始终不忘百姓利益。任汝南太守时,辖区池塘年年被冲决毁坏,花费巨大,他上奏朝廷,兴修水利工程,使水量充足,更多农田得到灌溉,人民生活富足。
- B:鲍昱善理狱讼,依法公平处理案件。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他如何消灾,他便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要求释放无辜被囚禁的人,章帝同意了他的建议。
- C:鲍昱谨守职责,从不越权谋私。他在做司隶校尉时,光武帝下诏让他在招降胡人的露布上加封自己的印章,签注姓氏。但鲍昱认为这是违反旧例的怪事。
- D:鲍昱之子鲍德、鲍昂均重名节。鲍德修建校舍,大兴礼乐,受人爱戴,被称为神父。鲍昂有孝义节行,侍亲至孝,居丧至礼,不过问时政,受到官府的多次征召而不就。
- 答案为:D
注:鲍昂为鲍德之子。 -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 (本题分数:2分) -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 参考答案为:
(戴涉)便亲自登门拜访,请他代理高都县县长。
注: 谒,拜访;署,代理。每点1分 - (2)帝报曰:“吾故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 (本题分数:3分)
-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 参考答案为:
光武帝回复说:“我特意想让天下人知道忠臣的儿子也担任司隶了。
注:报,回复;故,特意;令,让。每点1分 - (3)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 (本题分数:3分)
-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 参考答案为:
(鲍德)诚挚款待国中老者,宴饮诸多儒士,看到的百姓,无不受劝勉而乐于遵从教化。
注:飨,款待;者,定语后置标志,劝,受到劝勉,勉励,意念被动。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