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2分)
浅谈态度/姜以刚
①一群蚂蚁为了挪动一粒饭或一条虫,忍受着难以想象的重负,前推后搡,齐心协力。一只蜜蜂为了采一点花蜜,在花朵之间往返无数次,翻飞起舞,不辞辛劳。一株野草为了显示生命的力量,艰难地从石缝中钻出, , 。蚂蚁、蜜蜂和小草的个体虽小,但它们那认真的态度却给了我们很多感动。
②接下来说说我们人本身吧。营业员态度热情,让顾客心满意足,这家店的生意就会更好。父母态度真诚,让子女心服口服,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更佳。教师态度认真,让学生耳濡目染,这样的教学就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孟冬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孝子。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其母卧病在床,突然想吃竹笋。孟冬很久也没找到竹笋,他便抱着雪地里的竹子痛哭。他终于感动了天地,竹林里冒出了竹笋,成全了他的这份孝心。
④综观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海伦·凯勒主动向命运挑战,克服了自身的盲聋哑的生理缺陷,成为了一位作家。霍金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活动,凭着对物理学研究的满腔热情,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又一位物理学研究领域的泰斗。
⑤要成就一番事业,还得有一种谦虚的态度。三国时期的杨修非常有才,但终因恃才放旷,被曹操所杀。一个人不论天赋的高低,都要不断学习。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虽为文学神童,但每天“环谒于邑人”,错过了很多学习机会,最终“泯然众人矣”。
⑥要获得更多的成功,既要胜不骄,更要败不馁。诺贝尔经过很多次实验的失败,甚至连自己的弟弟和助手都在实验中丧生,自己也差点被炸死。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明了高效炸药。
⑦要实现人生理想,还要坚持自己的志趣,有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态度,才能终成大器。努力不分早晚,出身不论贫富。齐白石年轻时是一名木匠,但他有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经常自学,最终成为一位极负盛名的大画家。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幼年丧父,家贫无纸习字,其母便以沙地为纸,以树枝当笔,教他练字。这些都没有阻碍他日后成为大书法家。
⑧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先生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的名言。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⑨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反射你的喜怒哀惧。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理解生活,你将会从生活中提炼更多的灵感。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你对生活失望,生活也会懒得理你。不要关闭自己心灵的窗户,打开它,可以让更多的新鲜空气吹进来,让更多的美景扑入你的胸怀。
17、请仔细揣摩第①段前两句的表达特点,在画线处填写两个四字短语,使句意一致,句式相同。(2分)
18、第③自然段列举孟冬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19、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B.第⑤段是从反面来举例证明分论点的,而其他段落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C.本文都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D.第⑤段中列举方仲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赋,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一事无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语言优美、含义隽永,试对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作点赏析。(2分)
21、第⑦段柳公权的例子除了给我们感动外,还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再列举出一个恰当的事例予以证明。(3分)
(四)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22~26题。(12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5、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2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 ②益州:
三、写作表达。(50分)
27、一株百年古松,虽然被移植到城里,但它始终惦念着家乡。尽管这里的风很柔和,雨水很充沛,但空气污浊,噪声太大,又有人为的破坏。几年了,它的根须始终是短突突的,始终没有伸展开去。它默默地忍受着,坚持着,然后在一个风雨之夜,借助一次强风完成了生命的历程,它枯萎了。松树选择了枯萎以彰显自己的性格。这种选择是一种拒绝,但是,这是松树用生命做代价的拒绝!其实,或许松树还有其他选择……
生活中许多人、事、物都会面临类似于松树的选择,会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 的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①紧扣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一个词或一个短语;③可以编童话、讲故事,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或看法,要有真情实感;④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⑤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⑥不少于600字;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A.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B.第⑤段是从反面来举例证明分论点的,而其他段落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C.本文都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D.第⑤段中列举方仲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赋,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一事无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语言优美、含义隽永,试对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作点赏析。(2分)
21、第⑦段柳公权的例子除了给我们感动外,还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再列举出一个恰当的事例予以证明。(3分)
(四)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22~26题。(12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5、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2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 ②益州:
三、写作表达。(50分)
27、一株百年古松,虽然被移植到城里,但它始终惦念着家乡。尽管这里的风很柔和,雨水很充沛,但空气污浊,噪声太大,又有人为的破坏。几年了,它的根须始终是短突突的,始终没有伸展开去。它默默地忍受着,坚持着,然后在一个风雨之夜,借助一次强风完成了生命的历程,它枯萎了。松树选择了枯萎以彰显自己的性格。这种选择是一种拒绝,但是,这是松树用生命做代价的拒绝!其实,或许松树还有其他选择……
生活中许多人、事、物都会面临类似于松树的选择,会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 的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①紧扣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一个词或一个短语;③可以编童话、讲故事,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或看法,要有真情实感;④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⑤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⑥不少于600字;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