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上,语文,第四次月考,答案,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试卷
摘 要: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木直中绳......


泉州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旁宫赋》)

(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屈原《离骚》)

(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C(知遇)   3.A    4.D

5(1)假如他的心中坦然舒适,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感情,那到什么地方会不快乐呢?

(2).即使他用蓬草作门,用瓦瓮作窗,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观赏西山的白云,穷尽耳目所见的美景更能使自己安闲快乐啊!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析例1:“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田家心中的悲苦。

析例2:“寒”字,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两层含义,每层1分。)

(2)为自己落魄失意而无法报答恩情感到惭愧;为荀媪的纯朴真诚而感动;为农家的辛劳贫困而难过。(每点1分,结合诗句分析到位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AB(A项:关羽放弃了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粗暴地拒绝了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然后留少数人守荆州,自己带领兵马进攻襄阳。 B项:他高兴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却拨转方向走回头路,仿佛担心加西莫多会向他提出难堪的要求。加西莫多几近绝望。)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参考答案:凤姐小产,不能理事(1分);王夫人一人无力支撑,便叫李纨、探春一起理家,(1分)并让宝钗帮忙(1分)。对赵家的丧事,李纨认为可以多给一点。(1分)探春坚持按旧例赏银二十两。(1分)

(2)特· 篷风。(l分)答题要点:① 欧也妮要他赶到巴黎,连本带息清偿叔父的债务,② 把收据和借券交给查理,③ 当面转交一封表达祝福的亲笔信,④ 交还查理寄存的梳妆匣。( 4 分,每点1 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突出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愿)(意思对即可)

(2)同:众人的好感(尊重人民的意志)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1分)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1分),异:孔子还认为理性判断(1分)应以善恶为标准(1分)。

三、现代文(论述类)(9分)

10.(3分)C(C原文中作者认为'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并非笼统地说'娱乐历史'是要不得的;文中也没有认为'大众文化消费'要不得。)  

11.(2分)不同。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应该从历史事实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用史实说话。(1分)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必严格考证历史细节的真伪,可以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可以虚构,但艺术的虚构不能违背基本史实。(1分)

12.(4分)①肆意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倒传统价值观念。②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引向歧路。(每一点2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AD(A作者认为自己“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由于自己受不住诱惑,不能一生专注于写作这件事,而不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D、“借此暗示黄岳渊先生的高雅”属于过度解读)。

14.作者将黄岳渊先生养花与自己养花对照,突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主旨(2分)。作者这样写,既解释了 “我不再养花”的原因,又为下文抒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做了铺垫(2分)。(共4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A、D(A.“使他很快成熟起来”有误,原文是“我在惊惧中开始早熟”。D.卡夫卡曾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父亲的不满情绪”,因文中没有提及而缺乏判断依据。文本中的“这种负面情绪流露在他对自己作品的认知中”,“这种负面情绪”指的是自卑感。)

14.意在告诉读者:叶廷芳与卡夫卡经历类似(1分),心息相通(1分),但叶廷芳能摆脱心理缺陷,获得灵魂完善(1分);这些对他后来的卡夫卡研究有帮助。(1分)

15.⑴因肢体残疾而成无用之人,是家族的累赘。(2分)⑵他能解脱“原罪”,是因为:他自卑,但没有因此丢失自我,反而努力超越自我;(2分)他从反叛中获得自信,并不断努力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D     17.谑(1分)  明察秋毫(2分)

18. (7分)[参考答案] 

示例一、

为砸车老汉叫好

违章闯红灯已成社会的痛楚。退休老教师的行为不仅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是对群体利益的维护。其不仅砸中了随意通行的车辆,更砸中了我国疲软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治理交通违法,靠臆想的提高文化素质,靠人伦道德来达到自觉,是痴心妄想。在大众事件面前,依然要靠法律的处罚力度与执法公正、公平,才能杜绝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当执法不严或不到位时,只能为老汉的行为叫好,因为这是公共安全在诉求无门之下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

执法不严才飞起民间板砖

飞起板砖,消除心中的愤恨,也是一种无奈的抗拒方式。对此,政府部门应深刻反思。如果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交通安全漏洞长期忽视,就不会引起群众如此的愤怒。砸车事件告诉我们,政府职能缺失的地方极易滋生群体性对立的土壤,而长期的对立,结果很可能导致一方以非理性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闯红灯的代价或许是无辜生命的丧失,倘若没有老汉如此的行为,不知需要多少“冤魂”才能换来有关部门对此路段的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部门必须先行。


示例三、

老人砸违章车是一种“道德暴力”

老人手拿砖块砸违章车的“壮举”不值得提倡,它是一种渐成气候的“道德法官意识”,是道德暴力对于法律尊严的践踏和亵渎,是人性之丑主导的“道德裁判”,值得好好反省。老人用砖头砸车是一种用个人的理念和“不平”事抗争的表现,这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有很多相关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即使是“不平”事也让相关部门处理,轮不到个人出手。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陷入另一个暴力之中,“平民暴力”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法律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冲击。


翻译: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苏辙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道理。至于沙洲的岸边,故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痕迹也足以使一般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是否受到赏识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妨害性情,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现在,张君不把役官当作忧患,在办完了公务之后,便任情漫游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浴,面对着西山的白云,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快乐而使自己畅快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难以忍受的景物,怎见得这是能使人快乐的呢?

,属于合题范围。但是又扣准主题,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但是学生往往集中去写他们怎么忍受屈辱,怎么咬牙坚持,怎么遭受酷刑而不屈服。然后或有或无地提:他们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就有偏颇了。如果说要最切题,就要把材料扣得紧紧的。虽然容易束缚,但是最不容易偏题。如果你知道要扣准,就不会忽视抱怨,也不会忽视回答。这种回答可以是你去回答别人,也可以历史,世界时间去回答这个个人。也可以是他自己回答自己。总之我们要去悟,悟的开端是因为我们不甘,悟的结果是我们的自觉自知,然后将这种自我认知散发出去,以小见大,由点及面,转而大而论为对这个群体性的自我肯定或者正面评价,使之具有相对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是可以根据朝露的短暂性和千百年的漫长性进行对比。进行一种较有深度的对生命层面的思索。比如:有些东西是短暂的,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作为朝露不能看到中午的阳光和晚霞,似乎就像人的生命一样,白驹过隙。所以千百年多少文人抱怨自己生命的短暂,如王羲之之类的兴尽悲来,不可解脱。多想留住这美好啊,约翰克里斯朵夫如是说。西地平线上不是有过吗?这些例子背后折射出来的就是对生命感伤的表达,对转瞬即逝的幽怨。但是我们可以自我救赎,也可以别人帮我们救赎。生命短暂,所以有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般精神。生命短暂,所以也有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自我宽慰。这些或者高尚的人生奉献,或者豁达的自我认可,都闪耀出晶莹的光华,耀眼的光辉。那就是历代如苇草般渺小的人对细小如草芥般肉体生命之——愁——反思——豁达的伟大自我救赎。救赎或者成为了自己为社会做贡献的理由,或者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传承千百年人文思想和精神的伟大思想。

此处甚至可以尝试用雷蒙福斯卡的例子,但是要用对。他正是在永生之后明白原来生命恰恰因为如朝露一般短暂所以人们才会更珍惜生命,时间正如朝露般短暂所以才要勇于发光发热,而不是像永生之后坐以待毙。这就是真正的短暂生命散发无限光辉。

例如,生命无常而又短暂。我们虽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尽力去拓宽生命的广度,挖掘生命的深度,让自己短暂平凡的人生因充满积极的意义而不平凡,甚至去影响更多的人。例子比较多,如雷锋等都能用,反例可以用福斯卡。很多人都忽视了生命本身意义的一面,而过于错误性地追寻延长时间,所以才会有抱怨。

正是因为遗憾和抱怨自己的渺小,所以如道家之流的文人开始寻求内在的解脱。从老庄到苏轼,无不在齐物和不变,永恒之间寻求生命的平衡点。苏轼的万物与我皆无尽也,不仅因为宽阔的人生宇宙观获得了精神解脱,同时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正是这样一些人,让自己短暂的生命闪耀出永恒的人文情怀,塑造了无数国人的心性,改变了无数国人的品行,如万千光华,夺目璀璨。

这个立意不好写,需要一定的文字和思想积累,写不好就是偏题的结果,因此可以定性为,走在钢丝绳上的美丽。

审题点评(二)

纪伯伦的这几句诗,充满哲学意味。诗歌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写朝露中闪耀着光明,揭示出平凡与伟大的辩证统一关系,而 “一颗”、“朝”,与“千百年”对比,也体现了短暂与永恒(长久)间的辩证关系。
      纪伯伦的这几句诗,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朝露”人格化,以物喻人。“朝露”比喻微小、卑微、短暂的生命,“光明”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品质“ 朝露里的光明”既可以是实质,也有虚指,朝露里有光明,平凡处存伟大,短暂里亦有永恒,彼此互相关联。可以据此展开多元的理解。

“朝露”生命渺小、短暂,但它圆润、晶莹。不管多么微小、卑微的事物都有起闪光、伟大的一面,所以每个事物都是优点、缺点,长处、短处的融合。我们不能盲目的抱怨,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强化自己的优点,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闪亮。例如:再平凡渺小的个体,也都可以获得生活的眷顾,在内心深处接受阳光雨露的润泽,从而拥有精神的明亮与喜悦,让生命焕发熠熠光彩;再短暂的人生,也可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释放出自己耀目的光辉,闪烁人性的光芒;不要悲叹命运的不公,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一个成功者,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对立统一立意法简单模式

步骤一,统一点—— 一颗朝露
步骤二,对立点——  A面:抱怨

B面:千百年的光明在它的圆周里闪耀

步骤三,原因——    朝露生命渺小、短暂, 但它圆润、晶莹

步骤四,结论——    不要抱怨  正确认识自己 

步骤五,题目——    不要怨天尤人  平凡的事物也有价值  短暂中蕴涵永恒             

3、立意  从立意上看,它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忘了反省自身,忘了正确认识自己。苏格拉底一生把“认识自己”作为生命的要义。生命的要义里面,恰好包含了“平凡与高尚”“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物质与精神”“抱怨与理性”一系列的哲学内涵。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包容性、选择性。

三、立意角度

1、①理性认识自我和事物篇   ②辨证分析事物优缺点篇   ③强化自己优点篇         ④换种视角认识事物篇

2、具体观点暨夺目标题:

①平凡中的高尚   ②短暂中蕴含永恒   ③别带抱怨前行 ④露珠闪耀千年光明     ⑤朝露也有价值     ⑥看到自己的光彩  ⑦不怨天尤人           ⑧不艳羡别人       ⑨强化自己的闪光点  ⑩正确认识自己

2、以下标题在立意上不是很恰当:

①我愿做一颗朝露     ②那些人生中的守望者      ③换种角度思考 ④奉献是春暖花开       ⑤心高志远                ⑥多一点细心 ⑦花开的理由           ⑧从小事做起              ⑨知足常乐

简评:这些不太恰当的题目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与材料的关键词和主旨若即若离。初看,好像没有问题;细看,与材料的中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有时,写完了,回头看,才知道自己偏题或者跑题了。上面给大家所拟的对立统一立意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去熟练运


上一篇:辽宁省沈阳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广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