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试卷: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上,语文,第一次联考,2013届,江苏省,苏州市试卷
摘 要: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巷子/巷道雇佣/佣金乳臭/铜臭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连累/劳累标识/卓识症结/症候风姿绰约/绰绰有余c.剽......

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巷子/巷道 雇佣/佣金 乳臭/铜臭 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 连累/劳累 标识/卓识 症结/症候 风姿绰约/绰绰有余

C. 剽悍/肥膘 艾蒿/竹篙 玷污/粘贴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

D. 槊杖/朔方 契合/提挈 跻身/济南 插科打诨/浑水摸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为改变因大山阻隔世代守着一片沃土却过着清贫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古城山的19户农民自筹资金,在山中打出210米长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

C.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4分)

福岛核电事故一年之后,核电的前景依然黯淡。理想主义者认为核能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廉价、丰富、稳定以及安全的能源。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似乎失败了。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失控爆炸,其辐射影响至今未能精确统计。25年后,正当核能重新复兴时,日本又发生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另外,私营公司绝对不会选择建造核电厂。部分原因是私营公司面临地方的反对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但大部分原因是反应堆的确十分昂贵。后切尔诺贝利时代的现代设计曾被认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正在欧洲兴建的少数几座新反应堆已经远远超过其巨额的预算。

4. 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诸如“Out”、“杯具”等网络语言将不能在高考答题时使用。一位同学对此不太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作出这一规定的理由。(5分)

(1)

(2)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蕃)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后公府辟举方正,皆不就。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

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驳之曰:“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属过限未除,但当择善而授之,简恶而去之。岂烦‘一切’之诏,以长请属之路乎!”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况当今之世,有‘三空’之厄哉!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是谓‘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岂宜扬旗耀武,骋心舆马之观乎!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

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世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选自《后汉书·陈王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坐左转修武令 左转:左迁,降职

B.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赤子:婴儿,小孩

C.而群贼弭息矣 弭 :更加

D.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 典:掌管,主持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蕃“直言犯谏”的一组是(3分)

①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

②岂烦“一切”之诏,以长请属之路乎

③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

④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⑤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

⑥不偏权富,而为世家郎所谮诉

A.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膺担任青州刺史,下属郡县的官员听说他的威严都自行离职而去,唯独陈蕃因廉洁清明的治绩留任。

B. 陈蕃为周璆下榻,把用欺诈的办法得以拜见的使者鞭打至死,都体现了陈蕃鲜明的个性。

C. 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为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D.陈蕃反对皇帝围猎,他认为只有在有战事时,才能射杀禽兽用于祭祀,现在“三空”时期,皇帝不能贪图逸乐。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3分)

(2)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3分)

(3)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1】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

(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分)

(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3分)

(3)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

(3)乘骐骥以驰骋兮, 。(《离骚》)

(4)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

(7)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一张百元旧钞

“小子,前边走,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胡说八道。”男人指着男孩的鼻子说,男孩一声不吭。男人姓王名辉,是益民市场的管理员。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一样的浓眉,一样的大眼,一样的高鼻梁,一样的厚嘴唇。

在肉案前。

“唉哟,老王,您早。”卖肉的张师傅远远地向王辉打招呼,又看一眼男孩,满脸堆着笑,“老王,您真有福气,儿子都这么大了,一看就是一脸福相。您来得正巧,今天的猪肉好着呐,来二斤。”说着,张师傅已割下一块精红肉,装入塑料袋,塞入男孩子手中。

“不是病猪肉吧?”王辉一脸正色。

“哪能呐,自打上一次受了您的教育,我早改正啦。”

王辉从裤兜里摸出一张100元的钞票,这钞票已无棱无角,污迹斑斑,破烂不堪。张师傅接过钞票,装模作样地在钱袋里摸了摸,又将那百元钞票还给王辉,为难地说:“老王,实在对不起,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

“好,下次吧。”王辉哼了哼。

在鱼摊前。

卖鱼的是一对小夫妻,丈夫称鱼,妻子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新鲜的黄河大鲤鱼,快来买哟。”小伙子两手是水,满脸是汗。

“就那一条!”王辉指着水里最大的一条鱼说,小伙子称了鱼,头也顾不得抬,随口说:“不多不少3斤2两,每斤6元,19元2角,免掉零头,给下整数。”

王辉又从裤兜里摸出那百元钞票。年轻女人接过钞票,口里喃喃道:“这钱也太破了,还能花吗?”边说边找零钱。

听到女人的话,小伙子心里一怔,抬起头,急忙从女人手里夺过钞票,陪着笑脸说:“原来是老王大哥。兄弟有眼不识泰山,您来光顾小摊,是兄弟的荣幸,兄弟感谢不尽。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小伙子边说边将钞票塞进王辉的裤兜里。

“侄子念书费神,鱼头补脑,以后常来。”说着又将一条鲤鱼塞进塑料袋。

鲤鱼的尾巴一甩,水滴溅了王辉一脸,王辉狠狠地拍了鲤鱼一巴掌,愤愤地说:“不受好气的东西,我让你不老实!”

小伙子惊慌的双眼望着王辉离去。

在瓜摊前。

“哟,王大兄弟,来啦!”卖瓜的中年妇女一脸和气。

“哪儿产的西瓜?”王辉吐掉嘴里的半截香烟。

“河南瓜,刚上市。”中年妇女边说边捡起一个大西瓜往男孩怀里塞。“好小子,跟你爹一模一样,多喜人哟。”又亲昵地摸摸男孩的头。

王辉的手又伸进了裤兜,去掏那张百元钞票,中年妇女按住王辉的手说:“这是哪里的话,大热天的,王大兄弟忙了一上午,也不正是为我们服务吗?吃个西瓜,应该。”

王辉和孩子走远了,中年妇女的脸上还挂着笑容。

走出市场,王辉对男孩说:“小子,这下看清了吧。我这张钞票,给人,都没人敢要。你小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胆大包天,竟敢伸手来偷。今天,谅你是第一次,就放你一马,往后好好学着点,像我一样,做个好人。”

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1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写“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作用是什么?(4分)

12.本文的主人公是王辉,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6分)

13.文章最后说“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请分析男孩当时的心理。(4分)

14.请探究“一张百元旧钞”在文中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5.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6分)

16.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6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倘是有一颗朝露抱怨:

“千百年来我仅仅做一颗朝露!”

你就回答它:

“你知否,

千百年的光明,

不都在你的圆周里闪耀吗?”

——纪伯伦

请以“朝露里的光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A“乳臭/铜臭”相同,B“风姿绰约/绰绰有余”相同D“槊杖/朔方”相同)

2.C(A.数字减少不能用倍数,B.“改变”缺宾语,D.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但……而且……”,应改为“虽然……但是……”。)

3.基于安全因素和成本因素,核电前景黯淡。(安全性差1分、成本昂贵1分,核电前景黯淡2分)

4.(1)有利于高考中学生规范答题;(2)可以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形成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风气;(3)一些网络语言只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学生过多地运用网络语言,会影响他们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5分)

5.C(弭:平息,消灭)

6.B

7.D(“只有在有战事时,才能射杀禽兽用于祭祀”错)

8. (1)陈蕃只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还特意为他设一个床榻,他离开后就把榻悬挂起来。(每个分句1分)

(2)(他)性格方正严峻,不轻易接待宾客,人民也敬畏他的高义。(每个分句1分)

(3)现在您坐失(错过,耽误)鼓励百姓播种的时机,反而让他们从事驱赶禽兽、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心意啊。(“失”“劝”“除” “恤”各1分)

9.(1)虚实结合(1分)。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1分)。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1分,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解析给2分)

(2)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1分),以景作结,寓情于景(1分),含蓄蕴藉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1分)。

(3)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他思友心切,心潮起伏。)②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世上”一联借九方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③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退隐的心愿。)(写出一点1分,2点2分,3点4分。)

10.(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而御六气之辩 (3)来吾道夫先路 (4)何事长向别时圆 (5)佳木秀而繁阴(6)逝者如斯夫(7)社稷次之

11.(1)推动情节发展,写两人外貌相似,为下文写别人误以为他俩是父子及最终真相的揭示做铺垫。(2分)(2)通过对比,强调他们表面上一脸正气,实质内心龌龊。(2分)

1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衬托亦可,2分)。三个摊主对王辉的顺从、逢迎、巴结衬托出王辉以权谋私、欺压百姓(2分),小男孩(小偷)的形象衬托王辉巧取豪夺,其恶比之小偷有过之而无不及(2分)。

13.男孩认为王辉说得对,接受了王辉的观点(认同,赞同等亦可,1分),他明白了只有像王辉这样掌握了权力才能以“好人”的形象毫无风险、轻而易举、冠冕堂皇地谋取私利。(3分,掌握权力、做官等1分,谋取私利1分,毫无风险、轻而易举、冠冕堂皇地等1分)

14.(1)是全文的线索,故事情节是围绕这张百元旧钞展开的,“一张百元旧钞”贯穿全文始末。(2)是展现人物形象的手段,通过市场上没人敢收这张破烂不堪的旧钞,塑造王辉这个职权不大,却又经常借职务之便去贪小便宜、欺压百姓的小官员的形象。(3)揭示主旨,揭示出了中国部分掌权者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忧虑和批判,同时表现了百姓面对掌权者欺压的无力与无奈。(每点2分)

15.老喧嚣文化:这种文化以喧嚣呐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要点:“喧嚣呐喊”“鼓动民众”“达成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新喧嚣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焦虑嚎叫。(要点:“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 “为名利欲望”“浮躁嘶喊,焦虑嚎叫”,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1)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入,提出“喧嚣文化”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2)论述“喧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3)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每点2分)

17.(1)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其历史价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文化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程度提高,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商业社会所产生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每点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蕃)开始在郡中任职,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中。遇上母亲去世,离开官职服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征召他做别驾从事。因为谏争与人不和,交回印符辞官离去。后人公府征召举荐他为方正,都没有前往接受。太尉李固上表举荐,征召任命为议郎,又调任乐安太守。当时李膺担任青州刺史,以执政威严出名,下属郡县官员听说李膺来到,全都自动离职而去,只有陈蕃因为政绩清明而留下没走。同郡人周璆,是位清高人士,先后几任郡守征召他全不肯去,只有陈蕃能请他到来。陈蕃只称他的字而不叫他的名,特别替他准备了一张床榻,他走之后就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威势震动天下,这时派人送信给陈蕃,拜托他办事,不能得到接见。使者采用欺骗手段得到接见,陈蕃大怒,把使者鞭打死去,获罪被降职做修武县令。渐渐提升,被任命为尚书。

当时零陵、桂阳山中贼人为害,公卿商议派兵征讨,又下诏令给各州郡,各地全都可以举荐教廉、茂才。陈蕃上疏反驳说:“从前高祖创立大业,天下人民放下重担,朝廷抚养百姓,就像养自己的孩子。现在零陵、桂阳两郡的百姓,也是皇上的孩子。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员贪婪暴虐,使得他们这样做的吗?应该严令三府,暗中考察州牧郡守县令县长,如果有那种在职而和睦团结,侵犯残害百姓的人,就立刻举报,改选清廉贤明奉公守法的人,能够宣传法令一心爱护百姓的人。就可以不用烦劳朝廷军队,贼人就自己安定平息了。另外,三署中郎官有两千多人,三府中掾属官员超过了限额还没有委任,只应该选择优秀的人授给官职,捡出恶劣的人加以清除。哪里用得着颁发全部推荐人才的诏令,来助长托请做官的做法呢?”(陈蕃)因为这事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放出京城担任豫章太守。(他)禀性方正严峻,不接待宾客,下属百姓也敬畏他的清高。被征召担任尚书令,送行的人都没有走出外城城门。

升任大鸿胪,正遇上白马县令李云直言上疏进谏,桓帝发怒,判决他死刑。陈蕃上书营救李云,因此获罪免官回到家乡。又征召任命他为议郎,几天以后又任命为光禄勋。

延熹六年,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上疏进谏说:“臣子听说国君到苑囿打猎,只在促秋西郊之时。顺应时节讲习武备,猎杀禽兽供给给祭祀,来加深孝敬之情。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那就是任意放纵了。何况现在有‘三空’的艰难呢!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这就是所谓‘三空’。加上战乱没有停息,四方百姓流离失所,这正是陛下心情焦虑容颜憔悴,夜不能寐以待旦的时候。难道能够耀武扬威,一心放在观赏车马奔驰上吗?还有初秋多雨,百姓开始种麦子。现在放弃了鼓励百姓耕种的时机,而让百姓从事驱赶禽兽开辟猎场的劳役,这不是圣明君主体恤百姓的心意。奏书上呈后没被采纳。

自从陈番担任光禄勋之后,跟五官中郎将黄琬一起主管选举,不偏袒权贵富豪,因而被有权势人家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庄列之深远 /苏张之纵横 /韩非之排奡 /荀吕之平易 /皆为后世文章之祖 /而屈宋楚词/忧深思远

20.墨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

21.诸子文章因文词之美得以流传。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B D

23.(1)秦可卿。(2分)祖业败坏由贾敬而始,(1分)贾府家业的消亡首要责任在宁国府。(1分)

(2)A、阿Q调戏小尼姑时,看客们“大笑”,“九分得意的笑”,毫无怜悯心,对阿Q欺侮弱者采取的是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

B、阿Q与小D打架时,看客们煽风点火,一直看了半点钟之久。

C、阿Q从城里回来后讲述杀革命党的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得出神,心里又敬畏、又害怕、又高兴(或“凛然”、“悚然”、“欣然”)。

D、阿Q临刑前游街示众,人们蚂蚁似的围观,对阿Q“过了二十年又是。。。。。。”的话倍加赞赏,发出“豺狼般的嗥叫”,眼光如狼,“又凶又怯”(或“又钝又锋利”)。

(三项即可。一项2分。每项中,事件简述1分,看客的表现1分)(其他事例若合适也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指尘世外的朋友,多指僧、道、隐。(“尘世外的朋友”2分,举出一例即可得1分)

25.诗本来不宜说理;中国诗人羡慕佛教徒的言论风采,从其身上学会了在自然美中领悟到禅趣;中国诗人参禅是为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想奉佛教求了悟。

26.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怒放时不需赞美,凋落时也无需同情伤感。它们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王维由花的自开自落,自由自在,领悟到了万物皆有的自然本性,不执着于生死有无,而是顺其自然,因而内心一片静谧,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对诗歌的分析3分,诗人的领悟3分


下一页

 相关高三试卷

更多

 教学视频

更多教学视频

  • 罗湖区文锦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语文 课程:五柳先生传 年级:初二 版本:人教版 教师:罗继珊
  • 罗湖区大望小学教学视频
    学科:思想品德 课程:磨砺意志 年级:初一 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师:王菲
  • 福田外国语学校教学视频
    学科:科学 课程:眼睛 年级:初一 版本:浙教版 教师:林琦
  • 新华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科学 课程:地球的自转 年级:初一 版本:人教版 教师:祁菲
  • 盐田外语学校教学视频
    学科:心理辅导 课程:走进神奇的创造力世界 年级:初二 版本:人教版 教师:黄佩芬
  • 盐田区盐港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艺术 课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年级:初一 版本:广东教育版 教师:黄颖
  • 新华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数学 课程:“希望工程”义演 年级:初一 版本:北师大版 教师:韦国
  • 坪山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艺术 课程:摇篮曲 年级:初一 版本:人教版 教师:邹觉志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