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高中,高三下,语文,联考试卷,答案,2014届,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试卷
摘 要: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3分) A (“不受时间的限制”错,受时间的限制;“陈年旧事”错,这里的“旧指事件的社会意义旧,不是指过去发生的事。)

2.(3分) B (强加因果,“二十年前发生的投毒案同样能成为新闻”只是一个例证。)

3.(3分)B(A.“评价现代新闻质量”错,①段中间,是新闻之所以“新”的首要考量;C.②段的结尾,“新闻在时间上的紧迫性不仅塑造了现代新闻的文本形式,而且塑造了现代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的一些结构性特征”;D.④段开头,“并没有完全忽略这一点”。)

二、(33分)


4.(3分)D(A.绥,安抚;B.厌,满足;C.略,侵略。)

5.(3分)C(A.用,介词/按照,介词;B.这种做法,代词/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C.如果,连词;D.于是,就,连词/接着,动词。)

6.(3分)C(“引起百姓反感,百姓不能接纳他们”文中没有这样的内容。)

7.(10分)

  ⑴(6分)所以周天子爱民而排除外族,就延续了八百年的帝业;秦始皇轻率发动战争对付胡人,所以四十年便绝灭了。

  ⑵(4分)当初,我不采纳受魏徵的建议,终于感觉到烦劳破费一天比一天厉害,几乎失去了长治久安的好方法。

8.(4分)

村妇的机杼声和蟋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一应一和;(1分)白鹭悠闲地在溪边田头觅食,农人正在一边耕犁锄地。(1分)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1分)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1分)

9.(4分)①雨过天晴后秋天田园风光的美丽;②女织男耕劳动场景透着乡村生活的宁静;③田里连年丰收让诗人感到庆幸。(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得4分)

10.(6分)

甲: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②大块假我以文章  ③会桃花之芳园④序天伦之乐事       ⑤群季俊秀        ⑥皆为惠连

乙: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樯橹灰飞烟灭  ③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绕树三匝  ⑤安能行叹复坐愁  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24分)

11.(6分)

①竹梯由两根又长又直又亮堂的竹竿组成,(2分)②是一种因地制宜、攀登陡壁的原始交通工具。(2分)③这种竹梯没有横档,只在左右两根竹子上挖出小洞,供攀援之用。(2分)

12.(4分)

⑴(2分)①取重重叠叠的瀑布入景拍照,会得到一幅完整的自然山水美景;(1分)②靠在石壁缝里两根垂直的竹竿会对照相画面的完整性造成干扰。(1分)

⑵(2分)现代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就攀登陡壁来说,原始的竹梯显然已经落伍,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了。(2分)

13.(6分)

①运用了对比和类比的手法。(2分)②拿这种竹梯与现代化交通工具作对比,拿古老的火镰在风里使用远比现代化打火机更顺手作类比,(2分)③说明原始、简陋的交通工具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2分)

14.(8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示例一:肯定、赞美民俗之美。(2分)作者笔下的竹梯具有鲜明的民俗性特征,“很有资格成为”摄影画面中“堂堂正正的主角”。(2分)

参考示例二:喜爱、推崇自然之美。(2分)作者认为让能者用这种楠竹梯表演攀登陡壁的绝技,朴实自然,不会给有人以矫揉造作之感。(2分)

参考示例三:表达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2分)作者认为所谓的落后的东西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发挥优越性,不能对社会发展作简单化、概念化的理解。(2分)

参考示例四:表达对先民与传统的尊重。(2分)作者触景生情,率性自然地记录旅途的见闻感受;作者眼中的竹梯是“梯的父辈”,代表了先民的智慧,也是古老传统的一部分。(2分)

四、(24分)

15.(3分)B(A.甘拜下风;C.暮霭;D.主旋律。)

16.(3分)C(A. “十室九空”指十户人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此处属望文生义。B.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可改为“栩栩如生”。C. “沧海横流”比喻政治单纯乱,社会动荡不安。D.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一般只作谓语。)

17.(3分)D(解题思路:⑴根据“输在起跑线”这个关键词,首先可以确定③和⑥是语意相连的上下文;⑵根据语意连贯原则,可以判断出④是接在⑥后面的一句;⑶由“马拉松”这个关键词,可以判断出②是接在④后面的一句;⑷把马拉松与培养孩子进行类比;⑸从现象到本质,对培养孩子的问题进行归纳概括。)

18.(4分)


序号

修    改



“两千多个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改为“新闻单位的两千多个编辑记者”



“出台、酝酿、执行”改为“酝酿、出台、执行”



删除“大约”或者“以上”



在“针对……市场低迷”后加上“的现状”

19.(5分)什么是最美丽的风景?是画家笔下的云霞,是缥缈的海市蜃楼,是雨后天晴的彩虹,还是故乡那平淡的山水?(备注:与示例句式相符,是一组选择问句,语句通顺且合乎逻辑,最后一句升华立意。)

20.(6分)

⑴(2分)主题词示例:“激情的五月,飞扬的青春” 或“青春的旋律”

⑵(4分)“海报”示例:

海  报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展示当代中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校学生会文艺部定于5月4日上午8:00在校大礼堂举行“激情的五月,飞扬的青春”大型文艺汇演,届时竭诚欢迎全校师生光临指导。

                                                               校学生会文艺部

4月30日

五、(60分)

21.(60分)参照2013年安徽省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自从突厥颉利被打败后,来归降的各部落首领,都封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达到了在朝任职官员的一半。当时只有鲜卑拓跋氏没有归降,唐太宗又派遣使者安抚招降,使者来来往往,不绝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只能使国家破费,于是上疏说:“臣下听说要安抚远邦必先安定近邦。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犹如枝叶,损伤根本来使枝叶繁茂,来求得长久的平安,没有这样的事。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用信义来教化中原,用权变来驾驭藩邦。所以《春秋》说:‘戎、狄如同豺狼,不能满足;华夏各国是与我们亲近的,不能抛弃。’自从陛下统治天下,十分注意巩固根本,老百姓生活安乐,兵力得到了加强,九州之内殷实富足,四方夷狄自然臣服。如今朝廷招降突厥,虽然他们加入我朝版图,臣下愚蠢,觉得烦劳破费,没有领会到这种做法有什么益处。黄河以西的百姓,有镇守和防御藩邦的作用,但这里州县萧条,人口稀少。再加上隋末战乱,破坏和耗费特别多,突厥未平定之前,他们尚未安定生产,匈奴势力衰弱后,百姓才开始回到田地中,如果马上役使他们,恐怕会妨碍他们耕作、损害他们利益。以臣的想法,请求陛下停止安抚招降。并且称为蛮荒的外邦,即使愿意臣服也不要接纳。所以周天子爱民而排除外族,就延续了八百年的帝业;秦始皇轻率发动战争对付胡人,所以四十年便绝灭了。汉文帝养兵镇守,天下丰收安宁;汉武帝张扬威名向边远地区扩张,致使天下空虚损耗殆尽,后来虽然有轮台之悔,但已追悔莫及了。至于到了隋代,很早就夺取了伊吾,后又征服了鄯善,得到之后才知道为此而损耗的日渐增多,招徕了外邦却使国内空虚,只有损害没有益处。远察秦、汉,近看隋代,他们的动静变化,国家的安宁危亡,都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伊吾虽已臣服,但远在边关荒漠之地,那里的人不是华夏种族,土地也多荒漠盐碱。对于那些前来归附的人,请安抚他们,收留他们,让他们居住在塞外,这样他们必定对大唐心怀畏惧又感恩戴德,永远做大唐的藩臣,这是施行名义上的恩惠而收取实在的利益。近日突厥倾国进入我朝,既不能让他们到江淮之地去生活,改变他们的风俗,而安置到黄河以南的内地,离京城不远,虽然这是宽大仁慈的义举,但并非久安之计。何况对每一个初降的人,都赏赐给他们布五匹,袍子一件,酋长全都授予大官,俸禄优厚,地位尊贵,自然也就花费极多。用中原百姓上缴的租赋,来供养那些凶恶顽固的俘虏,他们的数量又如此之多,这对中原是非常不利的。”唐太宗没有采纳他的奏言。

贞观十三年,太宗亲临九成宫。突利可汗的弟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暗地里集结部众,并支持突利可汗的儿子贺罗鹘乘夜侵袭太宗的御营。事情败露后,他们都被捕获并斩首。太宗从此不再信任突厥,并后悔在内地安置他们的部众,于是将他们遣送回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在原来的定襄城建立官署,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来统率他们。事后,唐太宗就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中原的百姓,实在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犹如枝叶,损伤根本来使枝叶繁茂,来求得国家长治久安,没有这样的事。当初,我不采纳受魏徵的建议,终于感觉到烦劳破费一天比一天厉害,几乎失去了长治久安的好方法。”


上一篇:深圳市2014年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荆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英语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