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王晨瑶
①毫无疑问,新闻首先得是“新”的。在大多数语言中,新闻一词都有“新”(new)这样的基础性词义。新闻如何才能是“新”的?现代新闻业对此的回答是:时间轴上的新近是新闻之所以“新”的首要考量,离“现在”越近,就越“新”。陆定一所作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精准地概括了现代新闻在知识形态上的本质特征,即新闻是在时间上关于现在的事实性知识。
②以时间性的“新近”作为新闻之为“新”的标准,看上去天经地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在知识形态上对“新”的界定是建构的产物。为了向受众稳定地提供新闻产品,新闻界不得不以对线性时间的恪守来彰显“新”,即便有些事件在社会层面没有什幺“新意”,但它是“新近”发生的,也就具有了成为新闻的合法性。正如研究者TerhiRantanen所说,“很有可能,事件有时是‘旧’的,但是出版商和叙述行为便得它‘新’了,成了新闻”。新闻在时间上的紧迫性不仅塑造了现代新闻的文本形式,而且塑造了现代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的一些结构性特征。
③现代新闻在知识形态上与线性时间赛跑的特征,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未来新闻中的时间将超越单一的线性时间标准,变成非线性时间。首先,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得新闻可以轻松满足线性时间的要求。在“直播”技术普及之后,新闻报道与事件在时间上同步已经不再是梦想。仅以时间性为“新”,不能满足未来新闻的需要。其次,受众的受行为不再受制于线性时间。对于受众来说,新闻从河流变成了海洋。网络永远都“开着”,用户不再需要跟随广播或电视的播出时间或日报的发行时间,他们可以从任何时间开始阅读网络上的新闻。新闻变得没有时间性了,因为它适用于所有的时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网络的海量空间和超文本链接,赋予了新闻超越线性时间的可能。比如一起新近发生的校园投毒案可能会勾连起二十年前发生的另一起投毒案,并使后者成为新闻。网络的非线性在于它更容易打捞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更容易穿越时间并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形成互文关系,这就使得未来新闻有能力把不同时间的事实性知识“结构”成新闻,以满足当下社会对真相的需要。
④当然,传统新闻并没有完全忽略这一点,但正如前所说,在与线性时间的赛跑中,很多新闻最终成了有头无尾的“断头新闻”。新闻业不断产生热点,但对社会关于这一时代的事实性知识的需求反倒无法很好地满足,而超越了线性时间的未来新闻,在这一领域会有更大的作为。
(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3期,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子意义与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版商和叙述行为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把陈年旧事当作新闻再次报道出来。
B.出版商出于商业考虑,叙述行为调整,都可能使社会意义不大的事件成为新闻。
C.本句紧承前句,论证现代新闻追求新闻发生时间的“新”,有时会忽略新闻的意义。
D.本句照应开头,论证现代新闻坚守时间性原则,更注重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2.下列对未来新闻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来新闻超越了对线性时间的追逐,能更从容地提供时代所需要的事实性知识。
B.二十年前发生的投毒案同样能成为新闻,使得未来新闻可不受制于事件的“突发”。
C.由于线性时间不再制约受众的接受行为,未来新闻适用于受众的所有的时间。
D.网络的海量空间和超文本链接,使未来新闻能把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结构成新闻。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足(3分)
A.现代新闻讲究时效性,首要特征是“新”,时间轴上的新近是评价现代新闻质景的首要标准。
B.现代新闻在知识形态上是受到线性时间严格制约的事实性知识,它要恪守线性时间以彰显“新”。
C.新闻在时间上的紧迫性和现代新闻的文本形式塑造了现代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的一些结构性特征。
D.传统新闻忽略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的关系,只一味跟随时间追踪热点,使得新闻缺乏连续性。
二、(33分)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部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①,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妨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竞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己不及。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竞损无益。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欠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太宗不纳。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②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因谓侍臣曰:“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咀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火安之道。”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提封:指国内、四境之内。②建牙:建立官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绥:击败
B.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厌:厌倦
C.孝武扬威远略 略:谋略
D.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 犯:侵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化中国以信 斧斤以时入山林
B.未悟其有益也 其孰能讥之乎
C.若即劳役,恐致妨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因谓侍臣曰 因之以饥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突厥颉利可汗被打败后,有很多归降的部落首领在朝廷做官,五品以上官员的人数几乎达到了在朝官员的一半。
B.太宗派遣使者招降鲜卑拓跋氏,凉州都督李大亮认为这样做没有益处,上疏陈述理由,但太宗没有采纳他的奏言。
C.都督李大亮认为,招降突厥会耗费国家财力,妨碍百姓的耕作,引起百姓反感,百姓不能接纳他们,对中原没有益处。
D.贞观十三年,突利可汗的弟弟发动叛乱,最后兵败被杀,太宗因此后悔以前的做法,就让突厥旧部回到黄河咀北居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6分)
(2)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吕甚,几失久安之道。(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雨 后
(宋)袭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新香浮禾䆉稏①,馀润溢潺缓。
机杼蛩②声里,犁锄鹭影边。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䆉稏(bà yà):稻名。②蛩:古书上指蟋蟀。
8.诗的五六两句是从哪个角度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9.诗人为什么发出“吾生一何幸”的感慨?请结台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乙: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
④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梯的父辈
王朝闻
①24日天明之后,我们从澜田坝坐吉普车出发。本来约好了到福宝镇吃早饭,因我常常要停车观赏风景和拍照,九点多钟才赶到福宝镇。既然应当客随主便,岂可贪恋山水而不赶回城里参加座谈会。
②此行感受最深的印象之一,是越与实际接触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贫乏。对于某些好像自己有一肚子墨水,随便一吐就能著书立说者来说,我的这种感受不免显得太拘谨了吧。
③当我们经过称为木厂而看不见木厂的地段,觉得不给那重重叠叠的瀑布拍照可能后悔。下车要给它拍照时,觉得靠在石壁缝里的两根又长又直又亮堂的竹竿,是在和瀑布抢镜头的障碍。如果不避开这条垂直线,以瀑布为对象的画面的完整性一定要被破坏。当它引起简平①的注意,旅伴告诉她是梯子,是攀登陡壁的交通工具时,我就不再因为它碍眼而讨压它了。
④这当然不是说,拍照可以让这个不甘当配角的配角进入画面,而是说,如果当作以民俗性特征为照相目的,它不只不应当受到破坏画面的形式美的指责,而且很有资格成为堂堂正正的主角。
⑤被称为梯的这两根并列和紧挨着的楠竹,完全没有一般被称为梯子所有的横档。只在两根竹子之上,分别左右和高低,在约有尺把距离之间,挖出既可用手指去抓又可用脚掌去踩的小洞。这虽是因地制宜的一种交通工具,如果也像浙江雁荡山那两峰之间的绳桥,让能者用双手当脚越过它,成为供人观赏的绝技表演,可能给人造成惊险的精神刺激。如果福宝镇将来成了旅游区,陡壁登梯的表演也将是一种吸引游人的好节目。至少,这种表演要比十三陵化装成太监的“监票员”、化装戚宫女的讲解员不显得矫揉造作,更自然也更耐看得多。苏东坡论文章之美,那“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当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说法,对这样的登梯表演也有适应性吧。
⑥如今这个没有人攀登的竹梯,仿佛有点寂寞之感。从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角度看来,它当然是很原始、很落后的。不过,正如现代化的打火机,在风里使用远不及古老的火镰那么得心应手那样,简陋的东西未必一定比豪华的东西缺少优越性。正如被动与主动、劣势与优势、困难与顺利之间,不只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双方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那样,先进与落后的交通工具各自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挥它们那不可被互相代替的优越性。譬如说,如果我离休而能到合江山区居住,有急病要上医院去抢救,在那一尺多宽的石板路上不能开救护车时,多么先进的汽车,也代替不了滑竿、背带或手杖。
⑦谈竹梯特点而扯得这么远。这是为什?如果用《增广)的“贤文”来说明我的心境,也许可以说是“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选自《王朝闻集·会见自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注】①简平:王朝闻的妻子,原名解驭珍。
11.文中重点介绍的竹梯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
答:
12.解释下列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如果不避开这条垂直线,以瀑布为对象的画面的完整性一定要被破坏。(2分)
答:
(2)如今这个没有人攀登的竹梯,仿佛有点寂寞之感。(2分)
答:
13.作者在第⑥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想?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作者自言“谈竹梯特点而扯得这么远”,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8分)
上一篇:深圳市2014年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荆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英语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