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诚挚/耸峙 佝偻/抖擞 卷轴/卷土重来
B.赡养/潸然 向隅/寓所 隐秘/秘而不宣
C.犒赏/缟素 瑰丽/鳜鱼 偏裨 /无裨于事
D.札记/轧钢 拮据/采撷 稽首/无稽之谈
1.C
C项kào/ gǎo guī/ guì pí/bì;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不动声色,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投资所 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
A.不动声色 B.不计成本
C.殷切 D.成千上万
2. A(A项“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句中用来指“种子的转播与生长”,使用对象不当,语义也不太符合。应改为“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B项“不计成本”是不考虑成本的意思, 不是不计算成本。C项“殷切”指深厚而迫切。D项“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文本节选自李丹《感谢生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只有对核电池的回收、流通和制造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一具有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新能源才能用于现实生活。
B.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C. 业界分析认为,这个新鲜出炉的花都CBD,无论在区域经济、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绿地配套方面必将为花都房地产业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好。
D.《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40个城市的“超级经济区”有望带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 D( A.语序不当,“回收、流通和制造”,应为“制造、流通和回收”。B.搭配不当,“措施”和“提高”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在“公共服务”前加上“还是”,在“必将”前加上“都”。)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 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② 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
③ 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
④ 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⑤ 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年的事情。
⑥ 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
A. ①②⑤③⑥④ B. ①⑤③④⑥② C. ⑤③④⑥②① D. ⑤①②③④⑥
4. C(⑤先提出“语文生活”的概念,③引出人们对其错误的理解(“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与上句承接),④然后提出对“语文生活”的正确理解(“其实不然”承接上句),⑥在此基础上对“语文生活”下结论(“因此可以说”与上句承接),②再从反面说明“语文生活”的作用,①最后总结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后唐庄宗李存勖(音xù,885-926),山西应县人,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小名“亚子”。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刘守光)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是为后唐庄宗,并以同年十二月灭后梁。庄宗以勇猛闻名,又长于战略,生前统一大部中国,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存勗虽武人,但洞晓音律,能度曲。存词四首,载《尊前集》。926年死于兵变。
宠信伶人
至于宠信伶人,李存勖更是花样迭出,本来他从小就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称帝前,就曾任命伶人做官以致贻误战机。灭梁之后,原被梁军俘获的伶人周匝见到李存勖,向他保举曾保护他的后梁教坊使陈浚做一郡长官,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对周匝保举的陈浚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由于李存勖的宠信,伶人们出入宫廷内外,傲视戏弄贵族大臣。众人气愤之余又不敢向李存勖告状,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四处的节度使们也争相重金行贿。伶人中为害最深的就是景进。李存勖想知道宫外之事就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大臣对他都很畏惧。同时伶人与贪官污吏又相互勾结,不但使朝廷日益腐败,还陷害忠臣良将,鱼肉百姓,搜刮民财。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仇雠(仇讎|仇讐):chóu chóu,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义)仇恨;仇怨;仇敌。仇人、仇敌的正确本字是“讎人”“讎敌”。】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5.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因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子
C.函梁君臣之首 函:木匣
D.举天下豪杰 举:用
5.B【解析】A.推究;C.用木匣装;D.全、普
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其所以失之者 和他失天下的原因 何其衰也 多么衰颓啊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拿(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而告以成功 向先王禀告的时候(把取得成功这件事向先王禀告时)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
抑本其成败之迹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
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拿(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而皆背晋以归梁 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6.B【解析】A.代词,他;与“何”组成复音词,多么,何等,表感叹。B.介词,把。C.助词,消独;助词,的。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7.A【解析】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8.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8.A【解析】文章开篇是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应为“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9.(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旧时称对方的父亲)之志!(3分)
(1)①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得分点“与”,给;“其”,一定;大意1分)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②译文: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呢?
(得分点:“忽微”,细微的事情,细小的事情,微小的事情,1分;“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1分;“岂”,哪里,1分;大意1分)
(2)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②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可摘录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3分)
(2)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②“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春风野草花。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一个翠字,把新苗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草根肥水,让人察觉倒了伯伯的生机,更何况一个噪字,更甚一个新字,诗人实在是叹服于这勃勃生机间。蝴蝶给人无忧无虑之感,烂醉,当然不是说诗人是酒鬼,而是一种心理感受,就两字:美哉~~ 愚以为,东风野草花实在很美,全盘托出了春的意象。
感受全诗,诗人华丽的意象搭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请你简析依据。(3分)
10.【(1)(3分)春季。(1分)“东风”习惯上指春风;(1分)麦陇翠绿、青蛙鸣叫、蝴蝶飞舞、花草繁茂,这些都是春季的典型特征。(1分)
(2)历来诗评家认为第三句中“羡”字用得好,请作分析。(4分)
(2)(4分)“羡”字领起了后两句,对(“无事”“烂醉”)的蝴蝶的羡慕(1分)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自在(1分)、被大自然美景陶醉的心情(1分),移情于物,景中含情(1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 _______ (《荀子·劝学》)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______ _____,____ 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 _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4)_________,风华正茂;________,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1.(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阿房宫赋》)
(3)迷花倚石忽已暝。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呤留别》)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这种信仰能否生成,则取决于法律是否真正被认真对待。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王胜俊院长所言,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是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后的最后选择。人们之所以愿意在法院门口等几天、几十天,愿意到法院跑几趟、十几趟,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对法院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仰。
对法律信仰的呵护,不仅关乎个案公平,更关系整个社会生态。可以想象,如果当事人满怀希望寻求救济,却被“法律”冰冷的面孔拒之门外;如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就此失守,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无所附着,那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本可在法律框架下化解的矛盾纠纷,会因渠道不畅,救济不力,被耽搁、被累积、被激化,最终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在这个意义上,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倡导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在躬行的社会实践。它不仅要求司法部门,同时也要求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不要把企图通过法律反映诉求的百姓,当成“法闹”、“刁民”,把维护法律渠道的律师当成对手、敌人。对依法寻求帮助、“为权利而斗争”的人,给予合法救济;对输送法律、寻求公平正义的人,给予宽阔通道——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使人们愿意在法律的框架下理性有序地解决问题;才能如人民法官宋鱼水所言,“让当事人感受到一种法律的觉悟,让社会流传一种法律的文化,最终形成一种法律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大变革和矛盾凸显期,这种信仰尤为重要。一个相信法律能输送正义的人,一定会本分地维护社会稳定。反之,当法律的大门由于种种原因被关闭,人们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非法的手段就会被选择。
现实中,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些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往往与当事人没有合法的救济途径有关。当举报、控告、申诉、起诉、上诉等法律渠道屡屡失灵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甚至滥用私刑成为一些人解决问题的最后选择。这值得深思。
“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绝望了;倘若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而法律的这种力量,来自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来自由此生成的社会理性和法律信仰。只有当法律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不二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时,社会的稳定和谐才能指日可期,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坚实基础。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坚守司法的人民性,就要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B.政府各部门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C.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对法律信仰加以呵护,就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D.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非理性方式的表达,都与当事人不再相信法律有关。
E.到法院打官司应当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唯一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12.DE【解析】D项中“都”绝对化,原文是“往往”。E项偷换概念,向法律寻求经济的方式包括举报、控告、申诉、起诉、上诉等等。
13.下列对“法律信仰”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法律信仰生成于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
B.百姓通过法律反映诉求,律师维护法律渠道,是“法律信仰”的体现。
C.法律信仰能否生成,取决于当事人和律师是否认真对待法律。
D.法律信仰的维护,关乎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13.C【解析】“当事人和律师”不对,应该是“司法部门”和“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
14.法律信仰消亡的危害是什么?请联系本文作简述。(4分)
14.(1)法律形同虚设,人们不再寻求司法解决。
(2)社会矛盾、纠纷被累积、激化。
(3)群体性事件频发,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增多。
(4)不能实现社会和谐。
(答对1点即得1分)
15.你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从哪些方面加以努力,法律才会真正被民众信仰?(4分)
15.(1)政府要倡导依法治国的价值理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躬行。
(2)权力部门要依法办事,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框架下解决问题。
(3)司法部门要秉公执法,自觉、严格维护法律公正。
(4)对民众进行普法教育,让社会流传一种法律的生活方式。
(5)政府建立高效、及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并保障其畅通。
(答对1点得1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
解析:答题区间在第5段到第8段,第5段提到“理念”“认真对待法律”等信息,注意人民法官宋鱼水的话,里面也蕴含了一个方面:法律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注意,第8段中的有些话语和第5段的观点重复,注意整合。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节选)
许燕吉
①爸爸猝然死在家里了,那是1941年8月4日下午2点15分。
②暑假期间,爸爸总要到新界青山上的寺院里去住一段时间,安心写他的《道教史》。这次,他回来已几天了。回来的那晚,他冲了个冷水澡,睡觉又受了风,感冒发烧,躺了一天,已经退烧了,还在家里休养着。这天,妈妈出去给他买东西,袁妈、刘妈正管着我和哥哥吃午饭,爸爸出来到饭厅拿走一沓报纸。袁妈说:“您别看报,还是睡午觉吧。”爸爸说:“我不看,我把报纸放在枕头下面才睡得着。”他总是爱说笑话。之后他就回卧室去了。我们饭还没吃完,妈妈就回来了,她拿着东西径直去了卧室,忽听到她大喊一声,叫着:“快来人!怎么啦!”我们一起奔到她那里,只见爸爸面色发紫,躺在床上没有反应。也不知谁说了句“快请大夫”,哥哥拔腿就跑下楼去,我在后面紧跟着。
③跑到院子,哥哥忽然停步,转身对我说:“你去吧,我没穿裤子。”——他只穿条内裤,没穿短外裤。我向来就怕去医院,说:“你不去我也不去!”哥哥“嗨”了一声,转身撒腿就跑,我还跟着。到了胡惠德医院,哥哥就大喊:“我爸爸快死了,你们快去呀!”护士长原来都很熟悉的,看哥哥急得直跳,慌慌张张拿了药械跟我们跑到家里。那天中午院里没有医生,护士没有权力给人治病。她一手托着爸爸的上臂,一手拿着注射器,头颈转过来,对身旁的我妈妈连声说:“你负责啊!你负责啊!”妈妈攥手在胸前点着头,也连说:“我负责,我负责。”针打下去,爸爸长哼了一声,就像睡熟一样了。
④我和哥哥被领到房门外,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哥哥一下扑上去大哭大喊:“爸爸死了呀!爸爸死了呀!”妈妈张开胳膊搂着他说:“不要紧,还有我哪!”事后,妈妈回忆说,爸爸晴天霹雳似的一死,她脑中一片空白,听见哥哥哭喊,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顿时清醒镇定。这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晰,终生不忘。
⑤这时爸爸的朋友开汽车来看望,一见这情况,稍定惊魂,马上就去找人办丧。他的车还没出院子,就又来了一辆,两车相对数秒,后来的车掉转方向,两车一块儿疾驰走了。我再到爸爸房里,爸爸已被摆放好,盖上了白床单,一只手露在单子外,指甲都是紫的,我伸手去摁也还是紫的。妈妈躺在床旁的沙发上,连声哭着说:“怎样让你爸爸活过来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按着爸爸的手,木木地站在那里。
⑥不一会儿家里就来了好多人,我被领回自己房间,和哥哥并排坐在他的床沿上。婆婆站在旁边一边哭,一边唱着数落,样子挺滑稽的。我一点儿都笑不出来,心像被重东西坠着。也不知过了多久,袁妈、刘妈来给我们两个梳头、洗脸,穿戴整齐带到客厅,原来是记者要照相。妈妈还嘱咐我们放自然一点儿,我们都学妈妈那样挺直了背照了。晚饭后,我悄悄溜到妈妈房间,推开房门,见有好几位妇女陪着她,都在数硬币、包硬币,妈的眼哭得很红肿。我没敢进去,退回来,从客厅门外看见爸爸已被移到客厅里了。客厅的沙发搬到了我们房间,人很多,袁妈、刘妈忙得也顾不上管我们,我一夜也没睡着。客厅里的人们通宵在打牌,吵吵嚷嚷的,只有爸爸顶器重的学生金应熙一个人低着头坐在我们房间的沙发上。我想,他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⑦第二天上午,灵堂已布臵好了。宋庆龄昨天就送来的大花圈放在中间,两旁都是花圈。爸爸还盖着单子,他脚头一侧的地上放了两个垫子,让我和哥哥两人跪上,谁来鞠躬,就给谁磕头回礼。来的人很多,川流不息,有些我们见过、认识,更多的不认识。开始我们还规规矩矩地磕,后来就马马虎虎地磕,再后来我俩就坐在垫子上了,最后,我俩就打起架来。有一个来吊丧的女士看见我们打架,竟泣不成声,吓得我们又老老实实地坐着。
⑧下午,殡仪馆的人来,给爸爸抹身穿衣。我在阳台上隔着门玻璃看的。他们把爸爸拉坐起来,爸爸的背很黄,上面还有一片片的斑,我觉得奇怪,可一点儿都不害怕。第三天中午盛殓,是西式棺木,板子很薄。妈妈站在靠爸爸头处,哥哥在她旁边,我在哥哥下边。灵堂里站满了人,我扶着棺材沿,看爸爸穿了一身长袍马褂,他平时参加隆重集会也穿的,可现在戴了顶瓜皮帽,看起来怪怪的。知道以后就再看不见爸爸了,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他们盖上棺材板,拧上螺丝。随后,棺材就被抬出了家,我们也跟着去了香港大学的大礼堂。
⑨大礼堂里面、外面挂了许多挽联,一副挨着一副。我转着脖子四面一看,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一副是“赤子之心”,一副是“若是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去问问先生”。
⑩追悼会上有好些人讲了话,我似懂非懂,最后哥哥讲了几句答词。人们又把棺材抬出了礼堂,放进一辆黑色的大汽车里,开始出殡。学生们走在灵车两边,我和哥哥、妈妈在后面坐一辆小汽车,也一步步地慢慢开。那天天很热,我穿了一件现做的黑布长袍,更热,在车里还加上闷,我也一声不吭。好不容易到了坟场,将爸爸放进了挖好的穴里。我们朝上撒了土,听见砸到棺材上的咚咚声,很沉重。
⑪爸爸死了,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
【注】本文中的“爸爸”指《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
16.阅读第3、4自然段,概括人物语言特点,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16.第3、4自然段中人物语言多是重复一个简单的句子。(2分)这样写既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也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急躁、不安和恐惧。(每点1分,共2分)
17.阅读文中划线句子,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说“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5分)
17.(1)这两句挽联字面上非常简单,因为作者当时是小孩,所以只能看懂这两幅。(2分)(2)作者之所以记住了这两幅,实际上是对父亲性格特点记忆深刻。“赤子之心”说明许地山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并且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能够体现作者父亲的性格特点,也是许地山一生的写照。(3分)
18.亲人去世一般家人都会嚎啕大哭,但是作者说自己“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因而“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真的是无情无义吗?(6分)
18.作者虽然没有哭,但绝不是无情无义,反而体现了对父亲的无比怀念。(2分)1.作者当时年纪还小,对人去世并不完全了解。就算他看到父亲的遗体一点也不害怕,所以没有号哭,没有掉眼泪。(2分)但是作者对父亲去世的件件事情包括对父亲后世处理的细节、父亲的挽联都记得非常清楚,说明作者对父亲一直保持着深深的爱和缅怀。(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①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②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③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④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⑤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⑥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⑦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⑧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⑨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⑩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⑾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编的《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的杰出人物》)
19.如何理解黄炎培是“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4分)
19.(4分)黄炎培从中国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2分);不仅如此,他还写了许多考察教育日记,产生了很大影响。(2分)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多方考察2分,写考察日记2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0.黄炎培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请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分析他“责在人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20.(5分)黄炎培一生心系国家、人民和职业教育,长期致力于教育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创办川沙小学、浦东中学;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广泛考察国内外教育,并写出考察日记;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4分)
[“心系国家、人民和职业教育”1分;教育实践的贡献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四点即得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重要的国策。请结合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谈谈你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看法。(6分)
21.(6分)(1)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分)
(2)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应注意如下三点:①职业教育要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实用主义);②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大职业教育主义);③要重视人民的教育(平民化)。(4分)
[答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2分,黄炎培教育思想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下面是一组关于《汽车消费市场》的调查,请根据调查内容,推出结论。
调查1:百度日均覆盖近千万汽车网民的搜索请求。以往网友搜索最多的信息是汽车产品、品牌及价格。在2012年,产品安全、行业政策及新能源车的搜索指数增幅较大,而在2013年,断轴门、新能源汽车、限购摇号等都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22.调查1说明: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关注视角逐渐(走向)多元化。(3分)
调查2::近年来,广汽丰田宣布,将向下渗透经销商渠道,并将八成以上的新增经销商布局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更低级别的市场;宝马汽车2013年新建4S店有约60%位于四、五线城市;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也表示,未来将重点挖掘中国二、三线城市豪华车市场潜力。
调查2说明:汽车市场将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3分)
(或:二三四线城市汽车用户比例明显增高。
或:汽车市场重点将向二三四线城市转移。)
2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6分)
我很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我很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勤奋,勤奋就像大海上拼搏的水手,任浪打浪散。
我很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我很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做——紧张,紧张就像夜色里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我很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努力,努力就像逆行而上的船只,任激流冲刷。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今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一座按1:1比例高仿真的山寨版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高仿的狮身人面像涉嫌触犯国际公约。
有人说:换作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被人照搬了去,想必我们也会抗议维权。
有人说:山寨者往往没有规则意识,导致对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缺乏敬畏和尊重之心。
也有人说:山寨其他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古迹现象,既是对“欧风美雨”的盲目追捧,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导致了在文化创意上的灵魂缺失,导致了我们在文化、艺术、设计上的原创力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1)参考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材料中涉及的对象包括维权者、侵权者和主持正义的相关部门(组织),关键词有“维权”“知识产权”“文化自信”“创新培养”,可以从不同对象确定立意的角度,也可以从关键词入手确定立意,要求写作内容在“主动维权,不侵权”,“保护知识产权”,“文化创新”的范围内。
(2)立意参考:
增强维权意识,打击“山寨”,不妨学学埃及的较真。放弃维权,往往造成违法者认为“山寨合理,山寨无罪”。
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自觉自律,抵制山寨,拒绝盗版。
增强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创出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创意成果。
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创新型国家也要从政府自身做起,而不能一边出台规划和政策激励社会创新,另一面又基于政绩目的而“山寨不止”。
材料来源:
山寨“狮身人面像”当被告该反思什么?
徐大发
据凤凰卫视报道,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近日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大陆,高仿的狮身人面像已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也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投诉。(5月25日新华网)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的公共财富,按说可以资源共享,但还是应该有个权属问题。对人类一切文化遗产,后人在进行文化载体创作之时可以“拿来”学习采用,但不是这样全盘照抄。石家庄的这个“狮身人面像”是完全按照1:1仿制的,毫无创造可言,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山寨版“狮身人面像”,这样的“拿来”实在不该。
换作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被人照搬了去,想必我们也会抗议维权。对狮身人面这样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在仿制的过程中倘若有不少细节的“歪曲变化”,无疑对原创遗产的美誉度也是一种硬伤。而且,像狮身人面像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稀缺的旅游资源,那么外国纷纷仿制的话,对原创国的旅游经济也是一种损失。并且,河北的这个主题乐园还将为游客打造与影视剧和动画作品有关的各种景点,其用心主旨显而易见。由于涉及经济利益行为,并非纯公益活动,那么也就构成一种不法商业侵权。
如果我们的“拿来”只是对狮身人面像的微缩品,就像深圳“世界之窗”那样展示,只是出于欣赏的目的,而不是盈利和1:1的抄袭和复制,也还可以理解。倘若此风盛行下去,一者会渐渐丧失本民族文化的自主创造性,二者也侵害了他国的文化遗产的合法权利,这种做法应该得到纠正和停止。纵观现实,我们的盗版侵权现象也确实很多,对人类一切智力成果我们要做到自觉维权和不侵权,像这样赤裸裸的国际盗版侵权,我们更应该反思和抉择。
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应该共同维护世界文化遗产文明做点贡献。既要履行义务也要依法维护权利。作为在世界文明享有举足轻重的大国,我们该拿出一些高姿态和积极的示范来。相信河北石家庄方面会有一个积极稳妥的回应和答辩。此事也启迪我们,在打造我们的文化而言,一定要事先做到科学的论证后再上马,文化软实力就应该有自己真正的实力,要经得住推敲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