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五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答案
一 阅读部分(共80分)(一)阅读文章,完成1—5题(16分)1、古典文学成为拯救当代流行音乐内在活力的关键因素。(2分)
2、(1)为人们提供新鲜、特殊的音乐欣赏体验。(或为当代流行音乐注入活力。)
(2)增强一些人的民族自豪感或民族认同感。
(3)成为传达时代观念,批评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方式。(3分,一点1分)
3、B(3分)
4、C(2分)
5、该曲处处针对王维的《相思》,(1分)解构了原诗对相思之情的珍爱(1分)。随着岁月流逝、社会变迁,古人珍惜的相思之情在当下已经无人在意,它们被城市的霓虹与酒精淹没,人们因怕被看清内心而不再借红豆以示相思(2分)。歌词表面是对传统情感方式的嘲弄,实则隐喻现代人拥有丰富的物质却难觅真情的悲哀,从而在表面的否定中传达出认同、甚至羡慕传统情感的思绪。(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6——11题(19分)6、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铁锈比喻成绚烂的花朵,形象地写出铁锈面积之大,生锈的程度之深(2分);同时用运用反语,褒词贬用,将盛开的花朵和死亡气息相联系,传达出对铁锈如此严重的无奈。(2分)
7、(1)膏肓 (2)啜(2分)
8、D(3分)
9、(3分)这两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了大春小春的时间、作物和使用的农具(1分);表明作者对农村生活有着明晰的记忆(1分),为作者通过“锈”传达对乡村的无限眷恋作铺垫。(1分)
10、(4分)整散结合。
或化虚为实。
或反复。(手法1分,举例1分,分析1分,效果1分)
11、(3分)
(1)乡下所有的农具在农闲时无可避免地会生锈。
(2)农民的生命节奏和农具是统一的,农具生锈也是农民生病的时候。
(3)锈的蔓延表明打工时代来临,农耕文明的消逝。
(三)默写(6分)(8选6,以前6句为评分标准)1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水澹澹兮生烟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策扶老以流憩
(5)萧萧班马鸣
(6)小人比而不周
(7)微雨燕双飞
(8)战士军前半死生
(四)古诗词鉴赏,完成13—15题(9分)13、一雁或孤雁(1分)
14、D(2分)
15、主旨不同:蒋词最后一句借孤雁食尽霜花后又振翅高飞(1分),表现出自己的高洁的品质和
顽强的意志。(1分)苏词最后一句则借孤鸿不栖寒枝和四周凄冷的环境,(1分)表现出自己高洁的品质和
无尽的荒凉与寂寞。(1分)
手法不同:蒋词最后一句全部采用正面描写表现主旨。(1分)
苏词最后一句除采用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以景结情表现主旨。(1分)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16、(1)吃(2)回头或回头看(3)更换(4)渐渐(4分)
17、(1)(梁贾)想旧都的人和邻里,十分之九比不上自己。(补主语,十九,莫若)(3分)
(2)你怎么足够配得上我,赶快离开。(若,当,亟)(3分)
18、A(2分)
19、第一句用“愤不饮”“愤不食”等行为描写或正面描写,突出梁贾对妻子的厌恶之情。(2分)第二句则用“乡人不与婚”的侧面描写,表现出梁贾的恶劣品质已经到了为世人唾弃的地步。(2分)
20、作者通过对梁贾随境遇变化而弃妻的行为,讽刺社会上随贫富环境而改变操守的小人,(1分)倡导“贫富不移,常守礼义”的儒家思想。(1分)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21—25题(12分)21、言简义丰(意思相近即可)(2分)
22、D(2分)
23、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2分)
24、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2分)
25、作者首先通过例证法(1分),孟子一生追求“道”没有时间著书、荀子到晚年才著书,却成就圣人之名,从而证明“道”通透而文章自然佳妙的道理。(1分)后又通过对比论证(1分),将孟子、荀子与子云、仲淹相对比,证明道不通透,文章也只能勉强为之自然不会佳妙,从而突出道胜才文至。(1分)
第二部分 写作(70分)
26、作文题: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星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解析:星星是永恒光亮的,本体是伟人;萤火虫是短暂的微光,是渺小的普通人。
这道题是伟大与渺小的关系。真正的伟人不怕被别人看作平凡人。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独特的价值,他知道他为未来而生,他的超前性为当世大多数人所不解。
他有非凡的勇气和意志抗击别人的藐视,在自己的天地中静心、平和地思考、工作。
或如托尔斯泰一样内心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普通人,无比谦卑。
这样的认识和勇气在当代有其特殊意义。当代很多“萤火虫”很想被看成“星星”,收获不相称的名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