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统客既罢,往就羕坐,羕又先责统食,然后共语。(4分)
(2)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3分)
(3)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化度寺①作
吴文英
当上红衣②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③屋数间。
[注释]①化度寺:杭州一寺院名。②红衣;指莲花。③闾门:苏州西门,吴文英早年居于苏州。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栖鸦常带夕阳还”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
(2)“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2)母孙二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3) ,外御其海。(《诗经》)
秦爱绥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子曰:“君子坦荡荡, 。”(《论语·子路》)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只填 序号,3分)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 ; 。 。 ; 。 ;
因此,人文一定要科学为其奠基。
①求真务善的交融,就是负责的数学上的“交集”,是全面的真正的负责
②因此,科学一定要人文为其导
③求善是负责,应有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④因为,离开求善的求真,不一定有善的结果,甚至违背人性,损害社会
⑤求真是负责,应符合客观实际及规律
⑥同样,离开求真的求善,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不一定有着的结果,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17.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这幅漫画讽刺了 。(2分)
18.请针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点评,要求针对性强,理由充分,语言简明。(5分)
莫言在领取诺贝尔奖时说到自己的母亲:当他准备报复曾伤害过母亲的人时,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当他对计要饺子吃的乞丐吼“滚”时,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倒进乞丐的碗里。当他卖白菜多算计了人家一角钱时,得到实情的母亲,竟然难过得泪流满面……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散文集《光阴素描》自序
李娟
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
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我珍爱它们。
《幽梦影》中言:“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
大师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文字不能匠气,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
霜严雪寒的季节,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
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寻找到灵魂的安宁,令我在文字的芬芳里自由地呼吸。而我的世界,因为写作和阅读变得如此丰盈和美好。
文字馈赠我的,大概也是任何人、任何物质都不能馈赠于我的。那些时光深处细腻的感受,弥足珍贵。我怀抱着文学的梦想,走在孜孜以求的路上。
早春时节,迷恋在法国画家米勒的画里。这位一生贫困交加,食不果腹,步履艰难的农民画家,奉献给尘世的,却是一幅幅温情、静谧、圣洁安详的画卷。他这样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
我仿佛是那幅《拾穗》①里的妇人,低着头,弯腰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无比虔诚地拾起一个个麦穗。
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善美、温暖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美,如同决不忽视春天。
但愿这本书,能带给你灵魂的安然和静美。
注①《拾穗》:法国画家米勒的画作。
19.对于写作的缘由和目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怎样的观点?(4分)
20.文中引用了法国画家米勒的话:“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作者又说;“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请分别阐述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
(2)
21.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
(2)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
22.本文是散文集《光阴毒描》的自序,请根据序言内容推测散文集《光阴素描》的大致内容、情感主旨和语言风格。(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难忘一朵花儿叫马兰①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
“他就象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追忆林俊德,同事们都这样评价。
“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曾经因贫寒辍学的林俊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从此,这位质朴的农家孩子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和老林生活了一辈子,我知道,在他心中,事业始终是第一位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核试验。”在老伴黄建琴心中,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是我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上世纪生产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自己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的房灯,一大三小四个沙发,完全不成套……走进西安郊区这个90多平方米的家,人们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位院士的家。
然而,生活中异常能“凑合”的林俊德,在工作中却始终恪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严谨。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同事、学生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老师的实验记录细致全面,令我们这些学生常感惭愧而敬佩。”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2001年,在林俊德当选院士的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代表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给他建独栋别野,付年薪20万,一年只要去作一次报告即可。类似这样跟自己学术无关的邀请,林俊德拒绝了太多。
林俊德同样经常拒绝的,还有荣誉——最近的事例是,去年基地两次准备为林俊德申报全国先进和何梁何利奖提名,都被他拒绝了。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节选自《赤子情》——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注释①马兰:一种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19.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结合全文,谈谈林俊德有哪些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4分)
21.结合文意,简要赏析文中两个划线句子。(4分)
(1)他就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
(2)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
22.文章以“难忘一朵花儿叫马兰”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11月初,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为滞留在国道上的司机送去了热乎乎的盒饭。不过,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
不久前,西安一老大爷街庆突然晕倒,好心路人打电话通知家人,但打了四五次,家人都认为是诈骗电话,直接挂了。40分钟后,家属赶到医院,但老人已经没有了心跳。
中国社科院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人愿意信任陌生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
下一篇:2013年课标版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