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在一篇演讲中讲到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位名僧叫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梁启超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要证明一个道理:人人都要勤奋劳作,生活才有意义。他讽刺那些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的蛀米虫,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因此,他对从事正当职业的人提出了两条原则:一要敬业,二要乐业。
当前,随着就业竞争力的增强,对下一代教育意识的增强,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教师,这个以“树人”为目的的职业,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教师肩头的责任,正变得更加重大。面对这些复杂的变化,大多数教师能够坦然面对,敢于迎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获得了收获和乐趣。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在职称、考核制度不完善、教学业绩竞争加大、职业成就感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从教之初的热情,出现了职业倦怠情绪。
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需要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对有关政策的完善,也需要教师自身心态的调节。单就教师自身而言,愚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教师不应只把自己看作简单的工作机器,而应该把自己看作生动丰富的创造者。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有血有肉的人,这个因素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教师如果能尽量抛开业外因素,专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赢得的将会是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与爱戴。这份收获,比任何荣誉都要宝贵。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工作中创造成就。一个人的成就高地,不是以职业来衡量的,也不是以一些虚幻的荣誉来衡量的,而是以他在工作中创造的业绩来衡量的。李克强总理近期说过一句话:总理和农民没有贵贱之分。在每个领域,即使是看似很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教师拥有学生这群生动鲜活的“工作材料”,倘若能够勤于钻研、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难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形成科研成果,就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感。在这方面,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李镇西老师,还有深圳育才中学的陈晓华、严凌君等老师就是榜样。他们分别在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文学社建设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老师,无疑是幸福的。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不光在身外,也在自身。只有做到了敬业与乐业,教师才有可能成就自身的幸福。
上一篇: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纪实
下一篇:深圳市罗湖区2013年奖教奖学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
声明:城市学校网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