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14分)
如诗的童年,如歌的岁月。童年的歌声就这样在我们口中 yín chàng( )。童年是一串青 pú tao( ),享受阳光的照耀、yǔ lù( )的 zī rùn( ),期待着一天天变紫;童年是一本日记本,记录着 wú kě nài hé( )的失落,也写下过 chóngzhěng qí gǔ( )的自信。童年的酸甜苦辣让人nán yǐ wàng huái(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清晰 跳跃 闪烁 拯救
B. 船舶 屏息 明媚 唯一
C. 主角 心脏 包扎 照相
D. 韭菜 青蒜 红薯 辣椒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阿妈喜悦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B.我仿佛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C.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得到灌溉。
D.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3.本学期,小语阅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并与同学进行了阅读分享。(6分)
(1)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神话故事的“神奇”的一项是(3分) ( )
A.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B.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下列与“精卫填海”的精神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机智的王戎不取道旁苦李。
B.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杂交水稻。
C.梅兰芳蓄须,不给侵略者演戏。
D.齐白石先生宁可丢了脑袋,也不去日本。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4分)
1.诗中有情,值得久久回味。“家国情怀”是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李清照发出“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的呐喊,呼吁有志之士为国建功立业。
2.诗中有画,可以静静欣赏。诗人刘禹锡的“八月涛声吼地来”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
3.诗中有意,需要细细品味。《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课内外对比阅读。(21分)
[选文一]
陀 螺(节选)
高洪波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追求“和平”只是我的个人愿望,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选文二]
难忘的推铁圈(节选)
王山根
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推铁圈,十有八九要开展比赛。有一次,同班的二战主动叫喊着要和我比赛推铁圈,条件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操场推5圈,以先到为胜,且不能在推动过程中让铁圈歪倒,败者直接把自己的铁圈送给胜者。主裁判是我们班的女班长。我知道二战眼馋我的铁圈很久,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我的铁圈据为己有。我接受了挑战,提前两天就把我的铁圈和推杆拾掇得利利索索。比赛那天去了十六位同学,其中四位同学作为监督员把守住操场的四个拐角,防止我们比赛时走捷径。
比赛开始后,我和二战展开了激烈角逐。我充分发挥平时练就的本领,一路高歌猛进,提前顺利到达终点。二战则求胜心切,产生了心理波动,在第四圈时,铁圈就歪倒了。比赛结束后,班长爽快地兑现规则,把二战的铁圈要过来给了我。我随手还给了二战:“你拿着吧,我不要你的铁圈。”二战惊诧地看着我,班长和同学们使劲地鼓起掌来……
那个年代,我和小伙伴们在这种原始的游戏中无忧无虑地成长,推出一个个健壮的体魄,推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选自《时代报告》,有删改)
1.读了选文一,小语给精彩的斗陀螺比赛配了插画,结合选文内容给插画排排顺序。(3分)

2.如果你是选文一中围观的小伙伴中的一员,你会如何夸赞“鸭蛋”呢?(4分)

3.[思维导图]假如选文二中的二战对自己失败的结果很不服气,请你帮二战复盘比赛经过。(6分)

4.关于二战失败的原因,同学们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 )
A.作为对手的“我”状态非常好,发挥相当出色。
B.二战自己求胜心切,以至于产生心理波动。
C.监督员把守操场的四个拐角,影响了二战的发挥。
D.二战的铁圈中途歪倒,影响了比赛结果。
5.班长去向二战要铁圈的时候,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4分)( )
A.二战,你现在知道什么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了吧?快点把你的铁圈交出来!
B.二战,我知道你输了比赛心里很难过,可是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把铁圈交给我吧!
C.二战,虽然你今天输了比赛,但我知道你推铁圈的技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今天先把铁圈交给我,改天再去别人那里赢一个。
D.二战,愿赌服输,赶快把铁圈给我!
五、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9分)
蚁 工
曾舒倩
① 我收拾地板上的鱼骨时,见一群黑压压的东西从角落冒出来,往客厅中央聚集。它们怕被人发现,选择周旋,翻山越岭地爬过桌角,然后停下来。我看得出神,它们正在商量战术,包围成圆,圆中间有好多根鱼骨。
②它们尝了一下鱼骨上残留的汤汁,开心地分工合作。一部分蚁工搬起细小的鱼骨,马不停蹄地运往蚁穴;一部分驮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的鱼骨。我手拿放大镜才看清它们扛鱼骨的过程。它们绕了很多弯,似乎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毕竟大工程里的工人都不希望陌生人知道秘密基地。
③蚁工们朝门口的方向爬,最前面的几只先到达。可光滑的大理石门槛有十多厘米高,蚁工们运送最大的鱼骨时受到阻碍,连同大鱼骨都掉了下来。
④这时,小点儿的鱼骨都被运送出去了,我以为它们要放弃最大的鱼骨,结果不然。负责大鱼骨的蚁工们停在原地,而运小鱼骨的蚁工们都折返回来。它们想到了新策略!一半蚁工在门槛下方,一半蚁工在门槛上方,下面的蚁工逐个拉住上面蚁工的脚,搭成长桥托起鱼骨,上方的蚁工们奋力向上拉。
⑤长桥虽左右晃动,但终没有散落,大鱼骨慢慢被抬了上来,一头儿搭在门槛上,重力落到了门槛上方的蚁工身上。门槛下方的蚁工见势赶紧爬上去,边齐心合力往上拉,边往门槛的另一面退。终于,大鱼骨翻过了门槛!
⑥ 蚂蚁的手足和我们的头发丝一样细,体重轻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什么我还能从如此渺小的生物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呢?
1.[思维导图]细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蚁工们搬运鱼骨的过程。(4分)

小明想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同学听,其中第______(填序号)部分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详细一些。
2.短文画“______”的句子中,“大工程”指______;“秘密基地”指______。下列对这句话的赏析,不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6分) ( )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为生动幽默。
B.解释蚂蚁们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的原因,表现出蚂蚁们的机智。
C.赋予蚂蚁人的思想,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D.写出蚁工们在责怪“我”这个陌生人不该跟着它们。
3.学贵有疑。第⑥自然段旁泡泡内的问题的类型是(3分)( )
A.针对短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B.根据启示提出的问题。
C.针对短文写法提出的问题。
D.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
请你解答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对第⑥自然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 )
A.蚂蚁很渺小,不可能有巨大的力量。
B.蚂蚁虽渺小,但能搬起比自己重数倍的物体。
C.“我”被蚂蚁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感动。
D.“我”被蚂蚁身上巨大的力量震惊。
六、习作。(30分)
在网络平台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分享的东西有很多:自己喜欢的地方,家中有趣的事或人,一件自己的作品,寻到的一本好书……你想跟大家分享什么呢?请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习作。
要求:注意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吟唱 葡萄 雨露 滋润 无可奈何 重整旗鼓 难以忘怀
二、1. D解析: A 项,“跃”应读“yuè”; B 项,“屏”应读“bǐng”; C 项,“角”应读“jué”。
2. D 解析:A 项用词不当,“喜悦”应该改为“喜欢”;B 项语意重复,应删去“仿佛”或“好像”;C 项不合逻辑,“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是结果,“得到灌溉”是原因,应将“年年都获得好收成”和“得到灌溉”交换位置。
3.(1)D 解析:A项,“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这两句概括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B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李商隐的《嫦娥》,和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C项,“女娲炼石补天地,石破天涯逗秋雨”出自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有关;D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高适的《别董大》,诗句的意思是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昏黄,北风劲吹,大雪纷飞,雁儿南飞。诗句不能体现神话故事的“神奇”。
(2)B 解析:“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具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杂交水稻,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和精卫的精神相符。
三、1.死亦为鬼雄 2.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3.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1. ④ ② ③ 2.示例:“鸭蛋”,你个头虽小,却能击败大陀螺,你顽强的精神令我佩服。 3.(1)高歌猛进
(2)求胜心切
4.C解析:监督员把守操场拐角是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并非影响二战发挥的原因。
5.B解析:B项的表达较为得体,既顾及了二战的感受,又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五、1.①一部分蚁工负责运送细小的鱼骨 ②门槛太高,遇到阻碍,蚁工们停在原地 ③蚁工们搭成长桥,将鱼骨向上托,在大鱼骨搭在门槛上之后,门槛下方的蚁工爬到门槛上,蚂蚁们合力将鱼骨往上拉 ③
2.蚁工们搬运鱼骨的过程 蚁穴
D 解析:这句话中“不希望陌生人知道秘密基地”说明蚂蚁们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的原因,表现出蚂蚁们的机智。同时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为生动幽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句话也赋予了蚂蚁以人的思维,写法很新奇、生动。
3.C解析:读泡泡内的问题,从“作者这样写”可知,这是针对短文写法提出的问题。
作者以问题结尾,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4.A解析:本文主要描写了蚁工们齐心协力搬运比自己重数倍的鱼骨的故事,结合“蚂蚁的手足和我们的头发丝一样细,体重轻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什么我还能从如此渺小的生物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呢”可知,作者被蚂蚁们团结的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所感动。
六、略 提示:习作可开门见山,直接写自己想要分享的主题,可以是你的个人经历、比如一次旅行或是克服一次困难的过程等。然后具体描述主题内容,比如你分享的是旅行,就可以描述你看到的风景,品尝的美食,遇到的人和你的感受,最后谈谈这次经历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感悟可以让你的分享更有深度,也能让读者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