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
语 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5分)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共30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uó) 伫立(chù) 法家拂士(fú)
B.瑟索(shè) 拮据(jí) 吹毛求疵(cǐ)
C.怄气(òu) 沉湎(miǎn) 气吞斗牛(dǒu)
D.雎鸠(jǖ) 阴霾(lí) 孜孜不倦(zī)
3.下列各组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契而不舍 一泄千里 B.繁花似锦 不言而喻
C.留连忘返 格尽职守 D.段章取义 鞠躬尽萃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B.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包庇别人的过失错误。
C.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援,引用。
D.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伟人的伟大之处, 在于其丰功伟绩, 在于其非凡的人格。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 ,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
A.尽管 也 称赞 呼唤 B.不仅 更 称赞 呐喊
C.尽管 也 礼赞 呐喊 D.不仅 更 礼赞 呼唤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0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B.戴望舒,我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其诗集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C.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清代小说家。
7.汉语基础知识考查。(4分)
(1)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今年6月,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表明,贵阳市的空气质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贵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是个爽爽的城市。”句中加点的“严寒”和“酷暑”是一组反义词。
C.“‘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句中加点词都是褒义词。
D.“赏心悦目”“热爱生命”“音乐之声”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2)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2013年4月,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批复。”一句的主干是:报告获得批复。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一个单句。
D.“受苦,虽然有时痛彻心扉,却能刺激我们神志清明,性灵觉醒。”是—个递进复句。
8.名著阅读考查。(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 ① 》(书名)。这封信的内容由 ②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 ③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 ④ 的习惯。
9.诗文默写填空。(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8分)
(1)请将下列诗文的句子默写完整。
①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词)句。
①《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了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由于还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②《沁园春雪》中,总括上片写景,引出下文对历代英雄评论的过渡句是: , 。
(3)选择性默写。(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①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万里赴戎机, 。 (乐府民歌《木兰诗》)
③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④明月松间照, 。 (王维《山居秋瞑》)
10.语文活动。(4分)
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图一:知音
图二:希望
读出的内容:
三、阅读能力考查(共43分)
文段(一)
一棵进城的古树
曹春雷
①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树正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
②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指指划划。还没等它明白是咋回事,挖掘机就轰隆隆开过来,围着它开始一铲一铲挖土。不一会儿,它四周就被挖空了,自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渐渐暴露出来。
③它害怕了,大喊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但没人听见它的喊声。
④当它所有的根都被暴露出来时,挖掘机将巨大的铲子伸过来,插入它身下,将它连同它身下的部分泥土铲起来,恶狠狠地把它摔在了地面上。接着,又有人将它带着泥土,用塑料袋裹住根部,然后再用绳子将枝干绑起来。吊车呜呜开动,勾住它,颤悠悠地将它吊进一辆大车里。
⑤“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它大喊着,但始终没人听得到。
⑥它终于躺倒在车里,全身颤栗着流下了伤心的泪,尽管这泪,没人看得到。
⑦汽车颠簸着,驶出了这片原野,驶出了它曾经站立了上百年的土地。
⑧它看见车驶上铺着黑油子的路,风驰电掣,驶向未知的远方——它离故土越来越远了。
⑨车驶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在一处宽阔的厂区广场上停了下来。等在那里的吊车伸出长长的手臂,鲁莽地将它从车里吊了出来,放进一个早已挖好的树坑里。
⑩从此,它在这个地方安下了家。脱离了原野故土的滋润,它水土不服,一直病恹恹的。几位穿绿色衣服的人天天围着它转,给它打上了吊瓶输液。后来,它知道,他们都是负责厂区绿化的工人。
11渐渐地,它的枝叶开始复苏。
12它开始打量这个叫做繁华都市的地方:座座的高楼、穿梭的轿车、五彩的灯光、络绎不绝的人流……真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但是,它始终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13它开始想念那片原野了,想念那里的草地,那里的野花,那些常栖息在它身上的鸟儿,还有那只经常奔跑过它身边的野兔。但,已经回不去了……从今以后它再也听不见林中的鸟鸣,也闻不到原野的芬芳,只得默默地、孤独地将根扎在异乡的泥土里了。
14每天,广场上都会来很多人,唱歌的,跳舞的,散步的,干什么的都有。有些人会围着它看,指着它苍劲的枝,幽绿的叶,称赞着什么。
15一天一天,它对自己被强行移植的抱怨,渐渐少了些。有时它也想过:一棵树,不论站在哪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或者是做家具,或者被当做柴烧,或者仅仅是为这个星球增添一些绿意。然而,它还是每天都在尽力地将目光越过层层高楼,深情地眺望着故土所在的方向。
16有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围着它拍照,看着镜头里的图像,小女孩兴奋地向身边的母亲嚷着:“妈妈,看啊,树叶上有露珠,多美啊!”
17也许,小女孩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晶莹的露珠,一滴一滴,都是它思乡的泪。
(本文有改动)
11.填空:这篇文章以第 人称的口吻,按 顺序,主要运用 ③ 、 ④ 这两种表达方式,介绍了一棵百年古树被⑤(填2至4字)这件事。(5分)
12.第⑩段中加点词“只得”,表现了这棵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13.第15段中画线句子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3分)
14.阅读上文,联系课文《那树》进行分析比较,选出下列四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2分)
A.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赋予了“树”以真实的性灵,以两棵树不幸的命运来敲击读者内心的感知。
B.两篇文章都表达了由“树”的命运所引发的深重思考和感慨。《那树》认为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棵进城的古树》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要违背“树”的意愿,强行改变“树”的命运,否则我们可能会顾此失彼。
C.两篇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有的词语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些句子凝练含蓄,引人深思,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D.两篇文章从体裁来看,都是小说。不同点在于:《那树》写的是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而《一棵进城的古树》则是从环保的角度写了一棵古树远离家乡后,欣然为美化城市做贡献的感人故事。
上一篇:201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英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