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上,语文,期末考试,答案,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试卷
摘 要: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期末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一部分(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屏敝百废俱兴档(dǎng)次忧心忡忡(......


第二部分(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5分)

孟子言求放心,而康节邵子曰:心要能放。二者天渊悬绝。盖放心者心自放也心放者吾能放也放心者如鸡豚出于埘栅不求则不得心放者如鹰隼翔于云霄而绦镟固在吾手也众人之心易放圣贤之心能放易放者流荡能放者开阔流荡者失其本心开阔者全其本心 。

(取材于《鹤林玉露》)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共8分)

   ①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②很多到杭州旅游的人,喜欢去西湖边小酌,非为珍馐美酒,实为湖光山色,这恰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8分)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① 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

B.“所遇”二 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

②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向是形成单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围扩展的道路交通网。但这样的城市,越是市中心,越是繁华,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交通也就拥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建城市开始规划成网络状结构,而且道路密集,不仅有主干路,还有密集的毛细血管路。为了降低中心密集度,在中心还规划大片的绿地作为公园。而老城市,则在原来的放射状加环线交通结构基础上加上网格状的交通。多中心网格状弱核心的规划,显然比单中心放射状格局,更加有利于交通。

对于一线核心城市而言,多中心网格状弱核心的规划暂时无法实现。那么地下交通网络的建设是否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结果,地下的轨道交通越发达,人流也越多,开通时舒适快捷,不久就又变得拥挤不堪了。

道路宽了,立交桥多了,高架桥建好了,地下交通发达了……交通却越来越堵了,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向心式交通、潮汐式流动。

供给方面的政策选择用光了,于事无补。又有人开始把眼光放在需求管理方面,但没想到摇号购车,使得需求强度不大的一旦摇中,就购买汽车,需求强度大的不能摇中,就去租用或者非法高价购买他人的汽车;汽车限号使用,使得人们会把需要使用车的事务集中在不限行的那几天,结果是车使用天数少了一天,但车的行驶里程却是一样的。而且,因为限行,很多家庭开始买第二辆车;提高停车费,减少下来的交通流量,不久就被付得起停车费的车填补了;征收拥堵费,与提高停车费结果一样,伦敦就是先例。……这一切对于拥堵来说,似乎都收效甚微。

显然,众多的方法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诸多的困境依然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个城市人的思考,特别是为我们的新兴城市的建设和老旧城改造敲响了警钟。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交通需求 管理措施”的一项是(3分)

   A.增加道路交通,建设四通八达的地铁。

   B.采用摇号分配的方法,限制汽车购买。

   C.汽车限号使用,减少单日汽车使用量。

   D.提高停车费用,减少道路交通的流量。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理想的城市交通规划应是单中心放射状向外围扩展。

   B.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目前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

   C.摇号购车只是权宜之计,解决拥堵还得想其他方法。

   D.提高停车费,从长远看难以起到降低车流量的作用。

   E.作者对现在诸多缓解交通的措施,总体上是看好的。

15. 请根据本文相关内容,概括目前城市交通拥堵难以缓解的原因。(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雨中

赵园

1、那小院中的雨,已记得不大真切,却似乎还能听到雨水打在无花果粗糙叶面上的重浊,还能看到有水泡在院内积潦上游移,倏忽明灭。雨点敲击着房檐,尽管单调却也安适。入夜,叶面和积潦上有灯火的反光,院中花木的香气,湿漉漉的,更浓了。你在这时感到了幽深的静,领受了雨夜特有的情调。那小院中的雨

2、这记忆中的雨,是根源于开封小院中的童年的。

3、告别童年之后,似乎只有一个雨夜,常常让我感到温馨。那是一个春雨之夜,在家属区和大人们巡夜。过后很久我才发现,那春雨的一夜,那巡夜中琐琐细细的情境,竟如此强烈地感染了我。

4、但是,雨对于当年那个心性柔弱善感的女孩来说,更经常的是阴郁。那种湿漉漉的感觉,那种人与人被隔绝的感觉,常使她怀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荒凉之感。

5、那也是一个春雨之夜,只不过雨不是温柔的“淅淅沥沥”。当时她还是个中学生。他们在附近挖渠,遇到了雨天。她与同学们一起睡在农家的阁楼上,她和其他女孩一起躺在泥水斑驳的楼板上,只觉得如在荒野上似的无助。楼梯处有一盏油灯,不时有人上下。墙上晃动着的巨大人影,夸张而怪诞。但她并没有想到某一个童话情节——那是个太现实的时代,她早已失掉了童话感觉,只是想家,想躺在自己的那张床上。男同学更惨,他们的住处是公社的牲口棚,铺着稻草。由那次的经验,她发觉了雨的脏:那泥泞,那被鞋底践踏的湿乎乎的稻草。

6、因了“出身”这一种原罪,也因了道德自律,那时的我拼出了吃奶的气力,几乎是在自虐式地苦干:挖渠,翻地,运肥,收割;朗诵,发言,写所谓的“革命诗”……尽管如此,却仍不能免于被怀疑:她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革命动机是否纯正?我无力克服那种时时泛起的疲惫。

7、似乎从那时起,我就常常处在投入与逃避、兴奋与疲惫之间,既惧怕喧嚣又不耐寂寞,在“群”中不胜其扰,独处又有被冷落的悲哀——这是经历了那个革命年代的人的一种矛盾。

8、成年之后的人生中,与雨有关的诗意已日渐稀薄:你漠然 于单位宿舍楼外的雨;只是在偶尔的行旅中,在你短暂居留的城市的楼窗边,那滴滴嗒嗒的雨声,水光闪闪的街道,才使你感到内心的触动。

9、单位宿舍的生存使你失掉了某些精微的感受能力:你冷落了月色,忽略了雨声,你对四季的流转渐渐迟钝,你甚至对这些失去也不再动心。然而,如果你是所谓“文人”的话,这实实在在的失去,会使你察觉到自己人生的荒芜。偶尔,在工作的间隙,我仰在椅背上,会想起一条长长的雨巷,夹巷的高墙散发着土腥味儿,一枝伸出在巷上的树枝,滴一串凉凉的水珠在脖子里。我仍梦着那温润的雨,那长巷,那雨中的一派晶莹,那惟有雨才能给予你的极幽深的静。在这一瞬间,我似乎又与童年经验相遇了。

10、那小院中的雨。

一九九三年十月

(选自《独语》,有改动)

[注]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生于1945年,在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被归为“右派子女”,饱受磨难。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雨中”为题,串起了作者人生中的很多经历。“雨”成为本文的线索。

B.首段调动了多种感官体验,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雨夜的特有情调,令人浮想联翩。

C.“发觉了雨的脏”,一语双关,暗示了作者从此以后需要面对与忍受的种种境遇。

D.作者无力克服时时泛起的疲惫,其根源是她当时年龄尚小以及心性的柔弱善感。

E.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回忆往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与人 生的思考认识,真实可感。

17.童年、少年、成年三个年龄段中的雨,分别给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感受?请简要概括。(6分)

18.“那小院中的雨”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其反复出现的妙处。(5分 )

19.有文论家说:做叙事文时,人称不宜经常更换,最好始终如一。本文在人称使用上却不断变化,请结合不同人称在表达上的作用,谈谈你对本文人称变化的看法。(150字左右)(1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10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是全中国老百姓乃至全球华人除夕之夜的一道文化大餐。2014年“央视春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总导演冯小刚宣布了打造马年“春晚”的八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好玩。

要求:①请针对“真诚”“温暖”“振奋”“好玩”中任意一个词,给冯导写一段话,为正在筹备的这台晚会献计献策并力求其能采纳;②内容积极,建议具体,表达得体;③150字左右。

21.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作文。(50分)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 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

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上面这段对 话,引发了你对生活怎样的思考、想象?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上一篇:四川省眉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