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4届高三1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与史识:如何享用历史资源
南 帆
所有过往的事件都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历史,历史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人们时常潜入堆积如山的陈年旧事,修复记忆,提炼传统,并且以史为鉴,认定自己的楷模和规范。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历史无不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因此,如何享用历史资源时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
人类早期的某一个段落,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历史学与文学的分道扬镳意味着另一个文化阶段的开始。显而易见,历史学更多地负有特殊的责任。从“史官”的设立到修史的慎重严谨,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孟子曾经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历史叙事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因此,历史学热衷于注视各种宏大的巨型景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风云,外交形势,社会制度,革命运动,诸如此类的显眼事件往往是历史学的注视焦点。多数时候,帝王将相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历史著作的主要人物。
相对地说,文学认领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现实主义之后的文学明显地转向了底层,转向了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文学带来的喜怒哀乐源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经验、细节,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宏论。一首小令或者一篇美文仅仅抒写了些许人生感慨;即使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种鸿篇巨制,人们读到的仍然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文学甚至享有一个特权:虚构。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当前者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文学正在栩栩如生地想象一条街道,一幅肖像,或者一批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
然而,这并不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相反,“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这不仅表现于一批以历史故事为主轴的“演义”小说,不仅表现于迄今盛行的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戏剧,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诗史”是杜甫赢得的一个崇高赞誉,巴尔扎克自称要做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并且提出了“美学的”与“历史的”相结合的批评标准……或许,亚里士多德关于诗比历史著作更富于哲学意味的观点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启示:文学不负责陈述已发生的事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显示的是另一种史识。如果说,历史学擅长居高临下地处理历史,那么,文学考察的是历史与人生的复杂互动。没有完全脱离宏观历史的具体人生,正如没有完全脱离具体人生的宏观历史;但是,文学主要承担这个命题的上半部分:历史如何造就各种不同的人生,同时,每一个体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理解和承受来自历史的压力。
文学兴趣不衰的探索表明,历史从未关闭。每一种探索的视角都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即使是“大话”、“戏说”式的解构。然而,解构存在的后续问题在于,哪些更为深刻的历史阐释脱颖而出?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乏味的想象又有多少真知灼见?如果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无非是博得一笑——如果历史仅仅被视为炮制笑料的作坊,那不啻于双重的辜负:既辜负了解构主义的理论锋芒,也辜负了历史隐含的真正价值。
1.结合文本,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它为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
B.历史从未关闭,对历史即使是“大话”“戏说”式解构,也是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的,这是文学兴趣不衰探索得出的结论。
C.我们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历史学与文学是浑然一体的。
D.相对历史学而言,文学在创作中享有“虚构”这样一个特权,其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收到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历史的叙事具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的特点,所以当孔子写好了《春秋》这本书之后,一些乱臣贼子都非常恐惧害怕。
B.有些鸿篇巨制,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还有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
C.大话、戏说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想象是乏味的,是在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
D.杜甫是“诗史”,巴尔扎克要做历史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都表明历史对于文学很重要。
3.文中画线句说“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请问它们是怎样再现历史的?请你分条陈述。(4分)
答: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去舍市傍 去:离开
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化:教化
C.宁能衣其夫子 衣:穿衣
D.孟子谢,遂留其妇 谢:道歉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3分)
①徙舍学宫之傍 ②孟母以刀断其织 ③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④妇辞孟母而求去 ⑤孟子谢,遂留其妇 ⑥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译文:
(2)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译文:
(3)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7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8.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答:
9.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问这首诗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准确传神?请你指出来并做简要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2) 。
(3) ,(4) 。(5) ,(6)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蟹六跪而二整,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4) ,迷花倚石忽已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撤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1.从文中看,作者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了地坛之后,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6分)
答:
12.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其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
答:
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答:
(2)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答: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
(2)作者强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这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答:
上一篇: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常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