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四川省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四川省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四川省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试卷及答案网页版,高中,高三下,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答案,2014届,四川省试卷
摘 要:【建议考试时间:2014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四川省高中2014届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闾巷/褴褛泥古/拘泥坎......
建议考试时间:2014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            

四川省高中2014届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巷/褴  古/拘  坎/沉  舟/作

B.跄/妆  劳/连  依/板  蹿红/

C.柴/美  债/拱  意/面  讥/剑

D.尔/发  疏/枕  瑕/议  舔/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   落蕊   篼圈子   大有裨益       B.黯淡   相亲   保鲜膜   开诚布公

C.攀援   涸辙   冠名权   厉害得失       D.俯瞰   吞噬   协奏曲   瑕不淹玉

3.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从新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教材多样化的建设,____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2)杜甫的诗始终不缺少对艰难___里民众生活的关系,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3)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微型小说”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_____,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4)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评论有关美国政府监视该公司数据中心的报道时称,如果属实,这种行为是____的且违法的。

A.以便  时势  见微知著  骇人听闻            B.以期  时世  见微知著  耸人听闻

C.以便  时势  一叶知秋  耸人听闻            D.以期  时世  一叶知秋  骇人听闻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以项是

A.影视艺术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B.尽管喜爱环境科学的他每天都和实验仪器打交道,但这么高的仪器还是第一次看到。

C.“财富之城、成功之都”是成都的新名片,也是成都的魅力所在,引领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D.新一代轻型护卫舰“吉安舰”延续了中国海军中近海作战舰只注重反舰作战,一应对低烈度海上冲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

5. 下列关于“乡愁”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是对人们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馈。

B.乡愁是一种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人在今天读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扑捉的情绪。

C.乡愁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的一种表达和一种文化记忆。

D.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也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一种依赖。

6. 对乡愁的分析,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已逝去的文化岁月和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是当代人对乡愁所拥有的最高真切的感受。

B.古人用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这乡愁就成了一种文化记忆甚至是难得的文化的存在。

C.人的文化记忆却1=不能连根拔起,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D.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思乡、怀乡之情古己有之,如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就有不少乡愁名句流传至今。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出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其曾有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期盼,可见乡愁产生于距离。

B.传统意义的乡愁指向的是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是真实可感的;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指向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C.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传达了对乡愁的全部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乡愁找到自己的“身份”,因而乡愁还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而特定的文化形态就在此时空中形成了,进而沉淀为一种文化记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主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知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斋曰:“不动心有道乎?”主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斋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此霸王乎      异:奇特       B.持其志,无其气    暴:糟蹋

C.夫其焉,气次焉      至:周到       D.非义袭而取之也      取:取得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若挞于市朝        故一世雄也        B.志噎动气      淇有岸

C.敢问夫子恶长      其闻道也固先吾    D.其外之也      尤不能之兴怀


上一篇:安徽省十大名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宝鸡市2014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