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⑴悔⑵茂⑶诺⑷契
2.⑴君子好逑⑵朔气传金柝⑶无案牍之劳形⑷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⑺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漫画标题“借‘光’”巧妙借用了“凿壁借光”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读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号召人们多读书,多学知识。
4.⑴细马 给邱二爷治病 ⑵C
5.活动一:“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活动二:B。活动三:示例: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
6.示例⑴.“我”没能联系上姑娘,门卫不让“我”进入社区。⑵约尼太太忘带ID卡,守卫不让进入高尔夫球场。⑶“我”翻越栅栏闯入小区,众多守卫在小区里追逐搜寻“我”。
7.⑴不能删除,“片刻间”强调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表面守卫工作认真负责,也写出了守卫当时高度紧张的心理。⑵不能替换,“涌”形象地写出车辆像潮水一般快速赶去的情景,强调车辆多,而“驶”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8.不赞同,写姑娘怀疑小鸟带有疾病这一情节,说明人类已经警惕过度,对一只普通的小鸟要额充满怀疑和猜忌,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说明不赞同的原因,如果回答“赞同”,能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前面已经有很多的事情来表达主题,内容已经充实,没有必要再写姑娘怀疑小鸟带有病毒的事件,所以显得有些多余。
9.⑴示例:为方便进出,希望社区里不要设置保安和守卫,或者将房子建到郊区去。⑵这篇文章让读者明白了大自然的珍贵,要珍惜爱纯净的大自然,没有必要猜忌和怀疑动物。⑶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人与人之间不要过多的猜忌、怀疑和提防,要多一点沟通、理解和互信,不仅要珍爱纯净美丽的大自然,而且要构建一个无需防守、安宁自由、和谐美丽的世界。⑷这篇文章揭示当下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人与人之间不够信任,常常怀疑、猜忌他人,甚至出现过度的警惕和提防,失去应有的信任和自由,像处于“生命的囚笼”中一样。这篇文章启示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艰辛与沉重容易让人扭曲和变形,容易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有必要挣脱“生命的囚笼”,去构建一个无需防守、安宁自由、和谐美丽的世界。
10.⑴正确⑵正确⑶不正确
11.⑴回味美好的童年生活。⑵勾起读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产生心灵的共鸣)⑶向读者传达人世间美好的情感。⑷引发人们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12.示例1:我认为原来的编辑荐语更适合。因为这一则推荐语概括介绍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小说的阅读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示例2:我认为评论一更适合。这一则评论紧扣成年人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提问的方式引读者主要。
示例3:我认为评论二更适合。因为这一则评论介绍具体,突出介绍了书的细节和插图,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13.⑴参与⑵通“遍”,遍及⑶赐福,保佑
14.C
15.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16.取信于民
17. 夫 不 喜 之 人/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18.D
19.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
20.⑴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⑵陈寔对梁上君子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
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23.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