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高三试卷: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高中,高三下,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2013年,湖南省试卷
摘 要: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语文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编写组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必修五

第一单元

一、考试目标

本单元学习小说,重点在于把握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二、复习要点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展示了林冲从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变化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围绕林冲的遭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

2.《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封闭、保守、胆小、多疑、害怕变革的形象,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

3.《边城》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讴歌了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表现了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语言朴素、饱满。

三、学法指导

1.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小说的主题。把握主题,要透过人物的性格特征探寻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要透过故事情节把握蕴涵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常常为我们把握主题提供了一些必须关注的信息。

2.阅读小说,应关注情节的展开,关注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丰富、复杂、曲折的情节,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挖掘事件的深刻内涵。

3.注意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第二单元

一、考试目标

1.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

2.悉心体会不同的文体风格、语言韵味和文化性情。

二、复习要点

1.《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全诗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或有承上启下之意,或两两相对,互相呼应,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回环往复之姿。首尾贯通,有意为之又似浑然天成。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语言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遣词造句不露斧凿痕迹。

2.《滕王阁序》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段着重写景,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从第四段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乐入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和不懈追求的凌云壮志。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全文典故横陈而语言清丽可喜,有流动自然的气势,音节铿锵上口,读来流转如珠。结构层次井然而不乏波澜起伏之美,是骈文中的极品。

3.《逍遥游》阐发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将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全文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极富说服力。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说理更充分有力。

4.《陈情表》是给皇帝上的奏章,因其中流露强烈的天伦之情而感人肺腑。文章首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接下来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最后进一步阐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同时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一定出来为国效力。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情透纸背。。

三、学法指导

1.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古代抒情散文,包括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作品,既有散体文,也有辞赋和骈文,很具有代表性,学习时注意时代特征和文体特征。

2.把握作品所抒发的情感,学习中要注意深入理解每一篇作品抒情的背景,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不同的抒情方式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深刻意蕴。

3.品味课文的语言艺术。在学习中,除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之外,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外,还应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体会不同课文或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4.注重诵读。学习中应通过反复诵读,来把握课文的内容,体味其中的深挚情感,从而受到审美熏陶,培养文言语感。《归去来兮辞》诵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韵律,将作者归隐田园的喜悦情感读出来。《滕王阁序》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又讲究平仄,在诵读时容易形成整齐的节奏,但要注意不同句式和虚词调节语气的作用,读出全文情感的变化。

第三单元

一、考试目标

1.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的文体特点。

2.体会课文精准典雅的语言传达的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复习要点

1.《咬文嚼字》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一个个实例分析,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就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2.《说“木叶”》是“咬文嚼字”的范例。“木叶”与“树叶”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就是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

3.《谈中国诗》是朱光潜阐释中国诗特征的一篇随笔。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三、学法指导

1.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据,自成一家之言。学习课文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2.本单元课文,都是论说性的。学习这类文章,不同于学习文学作品,在阅读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按照下列步骤阅读。

(1)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深入体会,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2)理清文章总体思路,把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透过重要的文段和关键语句,概括课文的主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调动自己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阅读诗歌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此外,还可以借鉴这些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四单元

一、考试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2.把握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特征。

3.品味科技类文章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点。

二、复习要点

1.《中国建筑的特征》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

3.《宇宙的未来》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除了推理严谨外,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1.要立足于“科学和人文”来学习课文,既要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也要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

3.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活动。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表达交流部分是在前四册分专题讲述的基础上,从综合写作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四个更高的写作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作为高中阶段的总结。

梳理探究部分的三个专题活动是《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有趣的语言翻译》。《文言词语和句式》阐释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本知识,要求结合学习过的文言文,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做一番梳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对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这些古代文化知识做了一番简单梳理,积累这些知识,可以提高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趣的语言翻译》以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为例,总结了一些语言翻译的方法。

名著导读部分介绍了《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


题型示例

【例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     现实生活。

A.闪避       B.脱离       C.躲避        D.离开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需要联系该文段整体把握,了解“雨鞋”、“雨伞”的含义,才能准确作答。只要理解了文章的主旨,注意区别“闪避”、“脱离”、“躲避”、“离开”的含义,就可以很快找出答案。

【例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用具体的事例阐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B.本段文字意境开阔,想象奇特,主要运用幻想、传说来阐明观点。

C.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这段文字,用“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对比,说明“大知”与“小知”的不同。

【答案】D 

【解析】这是一个对文言文文段进行理解的题目,有四项可供选择,读懂文段是关键,根据整体理解,这段文字不是说明“小知”和“大知”不同,而是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例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①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②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

③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于此。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该题是一道语句衔接题,学生必须理解“套板反应”的含义,才能根据逻辑顺序选出答案。因为“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可见,紧接下来的是③,后面便是说明原因,所以只能是①,再从作者的角度在用字用词和运思布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选出④,然后分析习惯使然,就可选出②。

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茎叶(jīnɡ)    埋怨(mán)     讥诮(qiào)     如椽大笔 (chuánɡ)

B.庇佑(bì)      藤蔓(màn)     拮据(jū)       安然无恙(yànɡ)   

C.缉拿(jí)      沟壑(hè)      扁舟(piān)     咬文嚼字(jiáo) 

D.蓬蒿(hāo)     休憩(qì)      月晕(yùn)      锱铢必较(z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盘缠     荟翠      鱼舟唱晚      熟能生巧

B.消遥     孤癖      粗枝大叶      人杰地灵

C.盘桓     游离      形影相吊      良辰美景

D.毗邻     辖治      聪明伶俐      昆鹏展翅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       ,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        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     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   以至   逐步   装           B.通知   以致   逐渐   装

C.通告   以至   逐步   包           D.通告   以致   逐渐   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或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或者提高审美能力。

B.《水浒》中林冲被逼上梁山,是因为他在黑恶势力的逼迫下,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的情况下造成的。

C.《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骈文十分讲究语言形式美,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就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

访谈中,访谈者应针对受访者的应答和访谈环境,灵活提问。              。

①要善于引导,搭建阶梯,步步深入

②提问要紧扣受访者的兴奋点,拨动其心弦  

③还要善于寓问于谈,尽量多地采取聊天、讨论等方式

④不要把访谈变成“答题”或“审问”

⑤采用求教、商量和探讨的语气询问 

A.④⑤①③②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④②③①⑤
        

阅读《陈情表》选段,回答6—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             婴:绕

B.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       举:举荐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郎中:古代对医生的一种称谓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7.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进退            之二虫又何知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且臣少仕伪朝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猥以微贱            但以刘日薄西山

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的风格。

B.第二段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C.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不矜名节”等语。

D.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

【梳理探究练习】

在“校园十大明星”的评选活动中, A同学报名参选且已经当选。请为A同学写一则评语。如果你本人是当选者,请写一则获奖感言。

(附“校园十大明星”是:尊师爱校之星、文体兼优之星、开拓创新之星、特长发展之星、勤奋好学之星、孝敬父母之星、自治自律之星、班级管理之星、助人为乐之星、逆境拼搏之星)

任选一种来写。要求不少于100字。


上一篇: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教学视频

更多教学视频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