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学生说,他总是快乐不起来。有时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产生了一种悲哀感;有时对艰苦的学习生活感到很痛苦,感觉这样奋斗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奋斗的同龄人可能会比自己强得多。一想起社会上出现的不合理的事就生气、就愤怒。请问:我为什么总是快乐不起来呢?应该怎么办?
答:人有时高兴、有时平静,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是正常心理现象。总是不愉快,除性格、气质影响之外,说明心理有弱点,需要克服。心理弱点有三个。
1、铲除心灵上的锈斑。什么是心灵上锈斑?悲哀是一种心灵上的锈斑。在人类所有的共同灾难中,最大的灾难莫过于悲哀。悲观失望是阴湿的地狱,乐观豁达则是明朗的天堂。
怎样铲除心灵上这个悲哀的锈斑呢?
(1)加强学习。悲哀往往是用陈旧的观念来衡量当前所发生的事情。例如:高校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同时还存在着“低分数的学生”只要家长有钱,不仅在国内可以进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还可以自费出国留学,这对一些成绩好的,家里贫穷的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学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这个悲哀的尺度是用计划经济观念来衡量的。如果用市场经济新观念,用教育成本新观念,用满足不同层次教育消费的新观念,用国际高校招生的新观念来看待目前出现的所谓悲哀可能就不悲哀了。在发展国家里:一等学生是家里有钱、学习好的学生;二等学生是家里有钱、学习中等的学生;三等学生是家里有钱、学习下等的学生;四等学生是家里贫穷、学习好的学生;五等学生是家里贫穷、学习中等的学生;六等学生是家里贫穷、学习下等的学生。因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地位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经济地位不同进入学校档次不同、进入饭店档次不同、进入旅店档次不同、乘飞机、乘火车、乘轮船的档次也不同。如果能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会逐渐将目前认为悲哀的心灵的锈斑铲除。
(2)繁忙于劳动。乔·拜伦在《福斯卡里父子》一书中说:“悲伤是折磨孤独的人,繁忙的人无暇流泪“。所以一旦遇到使你感到悲哀、悲伤的事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而要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忙于劳动、忙于活动。在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上不给悲哀留分秒,以此方式驱走悲哀、铲除悲哀、铲除心灵上的锈斑。
(3)学会理智。莎士比亚说:“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死盯在一件伤心的事情上,傻想在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中,不是傻子也可能变成傻子了,所以聪明的人不能做傻事。该悲时要悲,该乐时要乐,这是人的聪明,这是人的智慧。
2、正确看待痛苦。什么是痛苦?最痛苦是有痛苦有快乐说不出来的人。
怎样对待痛苦?
知道痛苦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例如:学习武功的人,就练功是一种痛苦的磨炼;准备高考、准备考研、准备考托福的考生刻苦的学习;科学家在经受痛苦的思考、失败的磨练;作家在痛苦的构思等等,这些有价值的痛苦都不会向别人泄露的。
蒙田曾经说过:“只有产生痛苦的东西才会带来欢乐。”因为人一旦获得成功,就会忘掉痛苦。高中学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学习中产生的痛苦和烦恼。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所谓快乐地学习是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轻而易得的、不经痛苦的、艰辛的劳动,游手好闲的学习等于学习游手好闲。
3、正确对待愤怒。怎样对待愤怒?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
血气之怒不可有,是因为这种愤怒往往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别人的错误使自己愤怒、生气。这种生气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义理之怒不可无。人遇到该怒之事,不能不怒,因为怒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真理的仗义执言;是有所不为的联介,是威武不屈的操守,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是要争个水落石出的坚定。“敢怒”是一种胆气,是力的所由生。这种怒必须是对正义、对真理的维护而不是个人的恩怨得失,更不是他人错误对自己的烦恼。
如果一个人能铲除心灵上悲哀的锈斑,能正确对待痛苦,能正确对待和正确使用愤怒,就能克服心理三大弱点。克服心理三大弱点之后就能调节好自己的情感,在人生奋斗与拼争中就会有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