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五.拓展练笔

1. 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 

2.读写结合,发展技能。
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写一篇写人的短文,要求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利用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结合本文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练笔提纲: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

一.文章主要内容。

二.联系革命先烈事例,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表达决心,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

六、作业设计
1、必做题: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
    组织一次“民族魂──我说心中的英雄”主题会,再把这次活动写下来。
2、选做题:选读课文阅读中的文章,写读书笔记。

11灯光

一.检查预习:

1.课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膝(       )         钮(       )         密(        )

漆(       )         纽(       )         蜜(        )

二.自主学习:

要求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全文一头一尾是写(          ),中间大部分是写(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         ),其余写的都是(        )。本文采用(        )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        )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        )的回忆。

3.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详写了(                                ),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                                   )却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                                 )。

要求2.精读往事部分内容,体会文章中心:

1.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体会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做简单批注。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                         ),所以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从(2)、(3)句可以体会到(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            ),反映了他崇高的(        ),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             )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                        )。

(4)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                )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                 )换来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                               ) 。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从这句话可以体会作者对(                           )的赞美。

2.快读课文 

(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  )次,是整篇课文的“(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色时对(            )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说这话的是(          ),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过,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          )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        ),他相信战争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地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         )。

(2)本文恰当地运用了联想,如通过郝副营长看书上的一幅插图,联想到(                      )生动的反映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一步衬托出  郝副营长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平时习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方法。如:由绿叶的无私奉献可以联想到         ),写老师可以联想到(                   )等。

三.拓展阅读

美啊,滩涂的竹林

   早就听说在黄海之滨的滩涂有个射阳林场,种植了千亩竹林,像嵌在黄海滩涂的绿色翡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见到这美丽的滩涂竹林了,

   汽车朝海边开了一个多小时,便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浓浓的绿色。近了,近了,绿色越来越多,啊!那就是竹林!它绿的多么(鲜明 鲜艳),多么(悦目 醒目),多么令人喜爱!竹林绵延几十里,到处是一片片、一簇簇绿油油的竹子,(汇 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竹子此起彼伏如绿色的波涛汹涌,竹林发出阵阵(呼啸 长啸),让人觉得像置身绿色的海洋之中。

  这里的竹林不仅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听一位林场的叔叔介绍说,那娟秀挺立的叫钢竹;丛丛兀立的是细竹;伸枝挺拔的是佛竹;节节鼓圆的是大肚竹;叶子如芦苇叶般大的是胖竹;左扭右曲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得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欣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真可谓“圆扁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般般异”,实在令我流连忘返,大饱眼福。

  在竹林里信步走着,看着修竹的身影,听着鸟语阵阵,我突然想起了大熊猫。前段时间号召拯救国宝大熊猫,不就是因为竹子大量死亡,熊猫没有吃食吗?如今黄海滩涂这个素来不长竹子的地方,也竹林如海,竹叶如云,恐怕单我们射阳的竹子就够熊猫吃上十年八年!

  徘徊于竹林,我不禁想起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著名诗句。苏北黄海之滨土地贫瘠,但竹子不嫌土碱,不厌地薄,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竹子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美德不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写了滩涂竹林的三个特点:

(1)                                                            

(2)                                                            

(3)                                                            

3、作者看到竹林,想到了什么?

                                                                             

4、竹子最可贵的美德是什么?

                                                                            

四.拓展练笔:

1、模仿本文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方法完成片段,如由绿叶想到的……
2、根据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

练笔提纲:

(1)描写绿叶,体现它对花的衬托作用。

(2)由绿叶联想到那些幕后工作者,写出他们与绿叶的相似点。

(3)赞美如绿叶着。


12.为人民服务

一.检查预习:

1.课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悼(     )     彻(      )   哀(      )   炊(     )   

掉(          )砌(      )   衰(      )   吹(     ) 

二、自主学习内容(一)

(一)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1.自由读课文。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           ),然后结合实际,从(       )方面分述,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即(1)(                  );(2)(                      );(3)(                             )。

2.读一读,比一比。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说明(                      )“彻底”则说明了(                 )。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                   )。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一) 体会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a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划出中心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1)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作者先引用(           )的话做论据,再具体(                     )。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                      )。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
(3)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b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自主学习内容(二)

(一)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给上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共有(    )句,第一句话是讲(                     ) ,第二句话是讲(                        ),第三四句话是讲(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这些关联词语明确了衡量批评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                         )。  
 (3)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第三自然段还列举了(                     )的事例。”精兵简政”意思是(               )。其反义词是(           )或(            )。

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

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                         )。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                               )。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                           )。

4、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               )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                )。这样才能更好地(                                                 )。

(二)背诵3、4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人民的勤务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就是雷锋崇高的愿望。

   他应邀到外地作报告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的佳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这天,雷锋又踏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列车。他看到上车的旅客越来越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见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拾掇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

一些旅客见他忙前忙后,便让出自己的座位说:“同志,看你累得满头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呀。”雷锋为人民服务是不知劳累的。

1961年的5月的一天,雷锋又冒雨到沈阳去。为了赶早车,早晨五点多钟,他赶忙起来,带上几个馒头,披上雨衣就走了。在去车站的路上,透过雨幕,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位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领着一个小女孩,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也往车站走去。雷锋一见到这种情形,急忙跑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那背小孩的妇女身上,又背起地上走的小女孩,陪同她们母子一同到了车站。上车后,雷锋见那小女孩冷得直打颤,又

把自己贴身的绒衣脱下来,给那小女孩穿在身上。雷锋孤寂她们也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就把带的馒头给了两个孩子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母子三人送到家里。那妇女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着雷锋的手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不要感谢我,大嫂,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呀……” 

    当雷锋离开她家继续冒雨赶路时,真像刚刚完成一项党交给他的任务,冷也不觉冷,饿也不觉饿了,还喃喃地吟诵着这样的句子: “我是人民的子弟兵,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做点好事,再苦再累也觉甜。”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是这样传诵出来的。

1、用“﹋﹋﹋﹋﹋”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说说其作用。

                                                                  

2、为什么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3、联系本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