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写种花生 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学生把二 三两段合并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教材中配有插图一幅,画的是在一个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后院茅亭里过花生节的情景。桌上摆满了花生做的各种食品,难得回来的父亲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从画面上看,作者“我”还很小,只有七八岁,可父亲关于花生的一番议论,却深深印在了姐弟们的心里。由此,再次印证了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 积极的教育的重要。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 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 石榴 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 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 石榴 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 “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 石榴 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 石榴 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领会了课文的主旨之后,可以允许学生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②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 石榴 苹果”岂不更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的确,桃子 石榴 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 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③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 石榴 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2)对词语的理解。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翻地:用工具把土翻松。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 战果,课文中指前者。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榨:翘舌音zhà,第四声。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分辨:辨别。体面:(相貌 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二 教材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 教学建议
1.课前,可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2.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作者赞扬落花生的默默奉献精神,并没有要以此贬低苹果 桃子 石榴的意思。文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 石榴 苹果相比,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 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那段话的本意。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 默默奉献 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即可。需要否定的只是那种外表好看 只讲体面,但实际没有什么用的人。3.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突出这一特点。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 默默地作奉献?通过联系实际,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作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 送报人 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4.课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 便议论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次,详略有具体的感受,懂得文章主次 详略,是从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剪裁的。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5.本文第10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不长,语句连接十分简洁顺畅,内容又有一定的情节性。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多背诵几段;但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背诵规定的段落。6.“居然”一词要求造句,在指导造句时,应先请学生体会课文中使用“居然”一词的具体语境:“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收获时大家那种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种是种了,但对能否有收获没有把握。过了几个月却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理解了“居然”的基本用法之后,可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提醒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在“居然”之前应对原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基础)做简要介绍,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一类的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来。
四 教学案例
片断一:
课的引入
(1)猜谜引入。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对,是落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2)简介落花生引入。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查阅了有关花生的资料,请互相交流一下对花生生长的特点和用处的了解吧。(自由交流,展示真实的学习起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可不是一篇只是介绍花生的文章,它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呢?(3)开门见山引入。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落花生(可制做一张用落花生做背景,写有课题和作者姓名的幻灯片),文章的作者是──(师指幻灯片,请学生齐读)。关于本文作者许地山,文后有一个介绍。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准备说说从“资料袋”里,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资料)
片断二:
重点段的教学(品花生 议花生)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先口头说,互相补充,然后各自尝试列出最主要的词语,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姐弟说: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2)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讨论:“父亲说:……”你觉得哪些是重点词语?师生共同讨论后板书:最可贵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必须师小结: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 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花生虽然没有像桃子 石榴 苹果惹人喜爱的外表,但它一样结果,而且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土里,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3)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4)讨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①读父亲的话。②填空,体会父亲话的含义。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___________:它的果实____________,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__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__。你们看它______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____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人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③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5)根据填空提示,背诵课文第10自然段。(有可能的话,建议两个重点句也让学生背一背)(6)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 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片断三:
课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
(1)直抒胸怀。赞美你,__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2)借物喻人。__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
五 相关链接
落花生
即花生,也叫长生果。豆科。一年生草本。按茎的生成习性可分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花黄色,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 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 红等色。原产于热带。我国栽培极广,以黄河下游各地为最多。种子富含蛋白质 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或作副食 糖果辅料。果壳可制酒精等。茎 叶可作饲料。
许地山
(1893-1941)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祖籍福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 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创作的小说中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学》及《中国道教史》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15落花生
温馨提示: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15落花生的图片如果出现 “进度条”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候...,如果加载太久,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
声明:我们收集的教材来源于网络,所有版权都归相关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权益,我们会进行相关处理。请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教材只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