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阅读题:汉族,内外“共生”的典范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9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试题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学们及时观察做题结果!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一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滚雪球”。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内共生”的视角进行观察,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将汉族看作是“内共生”的产物。应该说,这更有助于了解汉族之大的真谛所在,而且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活力之源泉。
在语言文字上,尽管从秦始皇开始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度同衡,钱同币”,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不仅如此,由于与各地原有语言的越来越多的“共生”,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吃掉即同化当地语言,而是与当地语言“共生”在一起。作为现代普通话主体的北方方言,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互动中,其因“共生”而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南方还更大,以致在语音上有些甚至面目全非。
“共生”也使汉族的区域文化经历了各具特色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谱写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此消彼长、共同繁荣的历史画卷。总体而言,各民族各自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占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并在其中参与和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自此到隋唐以前,大体上是共同性渐增与差异性渐减;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新的区域文化的加入,并在这些文化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后,使得汉文化圈逐渐扩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被赋予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地位,且不乏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以四川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兼具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传统……
汉民族文化不仅在内部实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内共生”,也很好地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由此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外共生”圈,其中就包括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文化。至于与国内55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属于这种“外共生”的范畴。
“共生”与“同化”之间,在理念上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意味着否定原有要素的主体性;而“共生” 以“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以前各个要素水平的整体机制,就意味着原来要素的持续存在。从各地方言和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并没有简单吃掉当地原有的“落后”方言和文化,而是与之长期共生,并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汉族的“内共生”并不是全球个案。纵观当今世界那些人口比较多、且富有活力的民族,在其民族属性和特点上几乎都充满着“内共生”的诸多特点。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内共生”与“外共生”的并行不悖,即对内承认、尊重和发挥自身内部的多样性及其潜力,对外与其他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荣,才为多民族国家实现可持续繁荣昌盛提供了重要保证。
汉族,内外“共生”的典范
明 浩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一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滚雪球”。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内共生”的视角进行观察,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将汉族看作是“内共生”的产物。应该说,这更有助于了解汉族之大的真谛所在,而且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活力之源泉。
在语言文字上,尽管从秦始皇开始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度同衡,钱同币”,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不仅如此,由于与各地原有语言的越来越多的“共生”,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吃掉即同化当地语言,而是与当地语言“共生”在一起。作为现代普通话主体的北方方言,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互动中,其因“共生”而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南方还更大,以致在语音上有些甚至面目全非。
“共生”也使汉族的区域文化经历了各具特色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谱写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此消彼长、共同繁荣的历史画卷。总体而言,各民族各自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占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并在其中参与和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自此到隋唐以前,大体上是共同性渐增与差异性渐减;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新的区域文化的加入,并在这些文化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后,使得汉文化圈逐渐扩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被赋予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地位,且不乏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以四川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兼具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传统……
汉民族文化不仅在内部实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内共生”,也很好地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由此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外共生”圈,其中就包括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文化。至于与国内55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属于这种“外共生”的范畴。
“共生”与“同化”之间,在理念上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意味着否定原有要素的主体性;而“共生” 以“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以前各个要素水平的整体机制,就意味着原来要素的持续存在。从各地方言和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并没有简单吃掉当地原有的“落后”方言和文化,而是与之长期共生,并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汉族的“内共生”并不是全球个案。纵观当今世界那些人口比较多、且富有活力的民族,在其民族属性和特点上几乎都充满着“内共生”的诸多特点。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内共生”与“外共生”的并行不悖,即对内承认、尊重和发挥自身内部的多样性及其潜力,对外与其他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荣,才为多民族国家实现可持续繁荣昌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报》,2012年05月06日,有删减)
- 1.下列对有关汉族内外“共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
- A:“内共生”是汉族如此之大的真谛所在,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未来活力的源泉。
- B: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与当地的语言“共生”在一起,不存在“同化”现象,使得汉语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
- C:齐鲁文化和巴蜀文化各具特色,这是汉族区域文化“内共生”和演化的结果。
- D:汉民族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是以汉字为媒介。
- 答案为:B
- 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
- A:汉族人口众多,主要是通过汉族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来实现的。
- B:汉语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原因与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推行过“语同音”的政策有关。
- C:隋唐以前,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隋唐以后汉文化以齐鲁文化为正宗,汉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粗犷古朴,好爽热烈”。
- D: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与当地“落后”方言和文化长期共存或发生摩擦和冲突后,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 答案为:D
- 3. 下列各项中,对汉族能成为内外“共生”的典范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
- A:汉民族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并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
- B:汉民族语言和文化能很好地与各区域、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求同存异、共生共荣。
- C:不管是“外共生”还是“内共生”,汉语言和文化总是充满包容性,从来不否定别的区域和民族原有要素的主体性。
- D:内外“共生”并行不悖,对内承认、尊重,对外和谐相处,是实现多民族国家可持续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 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