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时量12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蕴藉(jiè) 瞥(piē)见 遏(è)制 殒(yǔn)身不恤
B.贿赂(luò) 沼(zhǎo)泽 翌(yì)年 毋(wù)庸置疑
C.洗涤(dí) 从(cóng)容 砥(dǐ)砺 忸(niǔ)怩不安
D.贬谪(zhé) 埋(mán)怨 毗(pí)邻 迥(jiǒng)然不同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驻足 徜徉 附加值 坚如磐石 B.废墟 遨游 万户侯 终南捷径
C.鉴赏 倾注 笑咪咪 娓娓到来 D.透彻 煎熬 俱乐部 摇摇欲坠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鼓舞听众的情绪和听众的共鸣。
B.当怀着感激之心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产生情感的共鸣,找到写作的题材。
C.朗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朗诵,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D.讲究文采并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 ,其次 ,再次 ,此外 。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
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
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
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就会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咱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选自《新湘评论》2013年第24期,有改动)
6.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作用的一项是( ) A.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C.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D.汉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7.下列做法不属于“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措施的一项是( )〕A.领悟汉字本身的意蕴,体会汉字的形之美、意之美和声韵美。B.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习压力,呼吁学生少上网和少发微博。C.掌握汉语、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D.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推出汉字读写的电视节目。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B.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象则更为普遍。C.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这种便捷最终导致了人们忽视汉字本身的意蕴。D.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游 褒 禅 山 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为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甚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参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厚,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好:喜好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名称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距其院东五里 其孰能讥之乎?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然力足以至焉C.有怠而欲出者 险以远,则至者少D.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此余之所得也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于是余有叹焉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阐释了“学者”治学的道理。B.文章第一、二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C.文章第三、四段是议论,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心得体会。D.文章写作技巧高明,记游是重点,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译文: ⑵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译文: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⑴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⑵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苏轼《赤壁赋》)⑷复为慷慨羽声,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共4分)山 亭 夏 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 等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表现了诗人 的生活状态。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15分)礼 物
赵凝
①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到眉毛底下。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②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很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9点多钟就去了,要到快11点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③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看上去木讷,其实心性是很高的。我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红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杵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回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掸巴掸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因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④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中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⑤有一天上午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呶呶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⑥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人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手指尖“咯啷咯啷”地从那排栅栏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⑦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得见各种吆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儿又从另一处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很快就放回了。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⑧她到她去熟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她从头顶第三格抽下一本书来,稔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下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⑨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⑩“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11 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16.结合文意,请写出第①段“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中“木讷”的含义。(3分)17.“我”对雨花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各用一个词语概括。(4分) 18.有人说,雨花的生活有三个世界:家中世界、外面世界和书中世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她在这三个世界中的表现。(4分) 19.文章写我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飘》作为礼物送给雨花,却弄得雨花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说说这样结尾有何妙处。(4分) 20.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3分) 成语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游戏。根据下面提示的成语,完成成语接龙。千军万马→ → → 21.参照示例对“和谐”的理解和表达,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写出自己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4分)示例:和谐是一个优美的音符,为社会谱写了动听的乐章。答: 作文(40分)22.以“ 陪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700字;⑷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上一篇: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