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文言文阅读题:隋书·列传第六十六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19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试题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学们及时观察做题结果!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图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死无所恨 恨:遗憾。
  • B:多所匡正 匡:辅助。
  • C:盖是纤介之愆 愆:过失。
  • D:亲案其罪 案:核实。
  • 答案为:B
    注:匡:纠正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裴政善于断案的一组是
    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②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
    ③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④政数切谏,太子不纳
    ⑤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    ⑥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 (本题分数:3分)
  • A:①③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②⑤⑥
  • 答案为:B
    注:②裴政受到太子重用;④裴政劝谏太子;⑤裴政指责云定兴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们称赞。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文书案卷堆满桌子,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
  • B:裴政断案公平,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 C:裴政执法宽严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
  • D:裴政刚直不阿。他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后来因为直谏太子,被调出京城担任襄州总管。
  • 答案为:D
    注:“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理解有误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本题分数:5分)
  •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 参考答案为:
    有依附刘荣的人先对太子说:“裴政想陷害刘荣,推究案情不合实情。”
    注:大意2分,“附”“陷”“推”各1分
  • (2)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 (本题分数:5分)
  •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 参考答案为:
    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裴政奉为神明,此后境内不设监狱,几乎没有多少人打官司。
    注:大意2分,“惶摄”“囹圄”“殆”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