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五单元绿色畅想的图片如果出现 “进度条”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候...,如果加载太久,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
一 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 感受与鉴赏 | 音乐表现 | 音乐创造 | 音乐与相关文化 |
第一课时 | 欣赏童声合唱《手拉手,地球村》 |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 在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 | 地球村 |
第二课时 | 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 学唱歌曲《绿色的歌谣》;用课堂乐器演奏《森林狂想曲》的主题。 | 为《森林狂想曲》作“音效”配音 | |
第三课时 | 复习《手拉手,地球村》及《绿色的歌谣》;学习演奏《森林狂想曲》。 | 为《绿色的歌谣》设计演唱方式 |
(一)单元总要求通过歌唱和演奏,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在器乐合奏中体验表现音乐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
(二)具体要求
1.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合唱时做到二声部谐和。
2.在器乐学习上要有一个飞跃,能初步做到整齐地进行二声部合奏。
3.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的结构,并能创造性地进行“音效”配音。三 教学准备
(一)教具钢琴 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 音像资料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的合唱带 伴奏带,歌曲《绿色的歌谣》范唱带及伴奏带,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的录音带 空白磁带。四 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随着交通 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地球仿佛变小了,各国人民可以自由地来往 相处,“地球村”的概念应运而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就有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本单元通过演唱和欣赏 演奏一系列有关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热爱绿色,关注绿色的事业,同时进一步提高合唱能力和演奏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对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歌词有较深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整齐谐和。本单元难点合奏《森林狂想曲》主题。
(三)音乐材料分析
1.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6+7),第一乐句通过重复“×0 ×0 ×0”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 灵巧 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包括分句末)的“× ×”和“×× ×”处辅以击掌或用打击乐器演奏,更突出了少年儿童的活跃性格和情趣。第二乐句表面上仍是3/4拍子,但实际上已有部分变成2/4拍子了:“”这是演唱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另外,在第二乐句中有多次六度的上下跳进,音准不易掌握,教学时需加注意。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两拍和三拍的长音频频出现(第一乐段中最长的音只有一拍半),音乐变得更加宽广 爽朗,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只有两处用了连续的纯五度进行。这一乐段具有“副歌”的性质,也是点题之句:“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生命河在我们心中歌唱”。
2.歌曲《绿色的歌谣》这是一首动人的歌谣,其主题思想集中在第二段歌词之中:“不能让绿色越来越少,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歌曲亦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中最富有特点的节奏是“×× ×0”,这一节奏型一共出现了六次,富有少年儿童们活泼跳跃的动感,但这一节奏也有可能形成难点,教学时可“并列”练习,如“”与“” “”与“”等。第二乐段将“×× ×0”的节奏型延续过来,但由于使用了“”的节奏,使得歌曲的意境豁然开朗,也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绿色的渴望心情。总之,这首歌演唱时不必过于激情,强弱对比也不要过于强烈,一切顺其自然,表现出怡然自得的神情。
3.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 昆虫丰富 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了一幅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其乐融融的情景。这首乐曲说它是小乐队合奏也还不甚确切,因为其中既有电声乐器,又有竖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 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 雨声 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森林狂想曲》共有好几首,这一首是最有名和最好听的。乐曲由A B 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实地录制的“音效”。三个乐段均为五声性羽调式,B C段是A段的变奏。A段的核心音调是“”,这是典型的羽调式旋律(五声音阶),上句结束在属音“mi”,下句结束在主音“la”,具有呼应关系。B段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回了羽调式,也正因为如此,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在C段中各乐句改为弱起,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A段的因素。器乐合奏《森林狂想曲》(课本第48页)节选了A B两段,配以衬托性和对比性的二声部,显得更为丰富热闹。A段配以“”突出了舞蹈性;B段配以“”是第一声部的下方六度模进,与第一声部形成轮奏的关系,丰富了演奏的效果。五 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
2.初步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3.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手拉手,地球村》,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纷纷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对,“村”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现在随着交通 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地球也仿佛变小了,同时,“地球村”也还有全世界人民不论国籍 种族都能友好相处的含义。我们与全中国 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都同住在一个地球村,地球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在科学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在太阳系附近找到类似地球那样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但是,如今我们的地球生态已经严重恶化,人们向自然界索取得近乎残酷了,因此大自然也向人类报复了,近年来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就是十分危险的信号,由于采伐森林过度,水土难以保持,洪水 风沙就接踵而来……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地球上的人民是个大家庭,共住一个地球村,他们之间不应有战争和冲突,要共同维护和建设地球村,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让我们从小就关注地球村的兴衰,与全世界的小朋友们一起“把地球村打扮得漂漂亮亮”。
2.欣赏童声合唱《手拉手,地球村》(两遍)。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轻快活泼 灵巧,运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第二乐段热情奔放,有很多两拍以上的长音。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注意第二乐句中的2/4节拍,要唱出节拍重音。在“× ×”和“×× ×”处拍手或用打击乐器演奏。
4.学习合唱部分。这一乐段共有两个相似的乐句(歌词相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两个乐句的相似,因此,需要多作对比练习。如将“5 6 5─ │ 1 2 3─ │”与“”相对比,将“”与“”相对比。两个声部要分开教学,最好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同时要注意课本中提出的要求,即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
5.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可以集体议论 创造,还可以对比多种方案:以上练习,也不要搞标准答案,可有多种方案。
6.小结。小结全课收获及不足,要求学生在课外对照八孔竖笛的指法图,学会吹奏“mi'”“fa'”“sol'”三个音(需解释和示范左手大指“掐孔”的技巧)。教学评价
1.学生议论什么是地球村时的热情及参与率。
2.学唱《手拉手,地球村》的效率及效果。
3.能否初步学会二部合唱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绿色的歌谣》;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演奏《森林狂想曲》主题。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绿色的歌谣》。
2.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mi'”“fa'”“sol'”三个音。
3.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演奏A段主题。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手拉手,地球村》,这节课我们要学唱一首《绿色的歌谣》。我们还要到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去听一听那儿的各种声音,真能使人陶醉,这就是将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森林狂想曲》,当然,我们还要努力亲自来奏一奏,让我们更加亲近绿色,更加亲近音乐。
2.学唱《绿色的歌谣》。这首歌是一首童谣,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很丰富的,我们来看一看歌词,你认为哪几句歌词含义最深,最为重要?(学生纷纷回答。比较集中于第二段歌词中的“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大家说得很对,所以歌中警戒我们“不能让绿色越来越少”,我们大家都要争当一名绿色小卫士。(1)欣赏录音。(2)随录音唱歌词。(3)分析 理解第一乐段中休止符的用法,回答课本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歌词,体会使用八分休止符处的音乐情绪,回答课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答案应是运用连音顿音相结合,但要防止学生误以为旋律中有休止符就是顿音,因为运用休止符并不一定是顿音,可以这样举例,如“”中第二个“3”就是顿音,其效果与“”完全相同。
3.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1)这是一首台湾著名乐曲,在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树蛙 飞鼠 猫头鹰等,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 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这些声音和象征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起来,构成了一幅欢乐而奇特的交响曲,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遍(初听)。(2)下面,我们来熟悉A B C各段的旋律。要引导学生注意各个乐段上下两个乐句都是平行的,尤其是A C这两段,上下两句只有结尾的音不同,其余完全相同。教师分别用钢琴或竖笛演奏A B C各段旋律,使学生一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或C段。(3)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填充)。(4)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现在,我来弹琴,请同学们来配上“音效”,可以用口技来模仿,也可以用打击乐器或非常规音源来模仿。(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 创造 分工)。(5)选择两至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4.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在口风琴上演奏这三个音是毫不费力的,只要让学生认识这三个音的键盘位置就可以了。在八孔竖笛上吹奏这三个音就要花一些工夫,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左手的大指掐住背孔(即○孔),记号是“”,方法是将左手大指第一关节弯屈,垂直立起,指甲沿孔边轻轻滑入孔内,使背孔露出一线形似月牙的缝隙,使气流能从缝隙中漏出,这个动作就称为“掐高音孔”。吹奏这几个高音时,口腔内要有足够的空间,不可扁 挤,口风要悠长,好像在稍远距离吹一支小蜡烛,使火苗颤颤不息。学生学习吹奏“mi'”,这要多花些时间,只要“mi'”吹好了,“fa'”和“sol'”就容易学会了。
5.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旋律。
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歌曲《绿色的歌谣》,欣赏并参与演奏了《森林狂想曲》,还学会了在竖笛(口风琴)上吹奏“”三个音,下节课我们将要进行《森林狂想曲》的合奏练习,请同学们在课下复习A段旋律并自学吹奏B段旋律。教学评价
1.学习歌曲《绿色的歌谣》的速率及效果。
2.对《森林狂想曲》三个乐段的熟悉程度及参与“音效”配音的热情及效果。
3.学习竖笛(口风琴)吹奏“”的效果及初学演奏A段旋律的进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器乐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提高《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的演唱质量。
2.能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过程
1.导入。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提高演唱的质量,唱出新意,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内涵,才能充满感情地演唱。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森林狂想曲》,这节课我们要亲自奏一奏,这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这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提高合作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自己演奏,实现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真是其乐融融,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2.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复习几遍后请学生设计演唱方式,仍可有多种方式,不要设“标准答案”。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此歌中一些颇有特点的词曲结合之处,如:这一句中,如将第1 3小节改为和就失去了这首歌曲的特色之一了,可见即使是歌词不变曲调也不变的情况下,歌词与曲调如何配合也将会影响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这一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并应该能理解的了。
3.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重点练习二部合唱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要求学生既能唱第一声部也能唱第二声部,如有可能最好能初步学会二声部的歌谱。在练习中要多次强调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前提下,要能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使合唱更加和谐。
4.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乐谱见课本第48页)。(1)带领学生吹奏A段旋律。(2)带领学生吹奏B段旋律。(3)带领学生吹奏A段的第二声部旋律。(4)带领学生吹奏B段的第二声部旋律。(5)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合奏A段,再合奏B段。(6)按谱面要求进行合奏,即A B A。(7)加入“音效”,即音效—A—音效—B—音效—A—A—音效。(进行实况录音)。(注意课本中合奏谱的第一小节是引子,并不是A段的旋律,在A段多次出现时这一小节可不奏。)(8)放录音,共同欣赏 评价。同学们演奏得很好,这是我们“班级版本”的《森林狂想曲》,你们还可以在文娱委员的带领下把C段也学会,就可以按录音里的顺序奏出全部的《森林狂想曲》了。
5.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请大家保持这种学习热情,更加自觉地 经常地接近音乐 理解音乐 热爱音乐。教学评价
1.复习歌曲中对歌曲的理解和歌声得到改善的程度。
2.器乐合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及演奏效果。六 教学评估七 相关参考资料
(一)与教材有关的相关参考资料
1.地球村“地球村”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旨在提醒全世界人民要珍惜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也还有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 防止战争,相互协作 共建美好家园的意思。随着交通和通讯的现代化,地球的确仿佛变小了,全世界的人民仿佛都居住在一个村子里一样,这样,就从民族大家庭扩展到了世界大家庭。所以这一提法是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二)补充推荐歌曲
声明:我们收集的教材来源于网络,所有版权都归相关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权益,我们会进行相关处理。请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教材只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为你提供方便。